滨州日报/滨州网 9月11日—13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地名研究所在我市召开数字地名标志应用试点调研座谈会议。会议对阳信县“全国首家数字地名标志应用创新试点”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数字地名标志建设如何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交流座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李伯森、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建武、副市长杜玉杰、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张子龙等领导出席会议,地名研究所副所长刘连安主持会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亨波及部分参会单位作交流发言。
调研中,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阳信县数字地名标志应用工作专题片《地名小窗口·数字大世界》,之后到劳店镇大庄村、水落坡镇地名文化记忆馆、阳信民俗文化产业园、阳信梨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进行实地调研,查看了数字地名标志建设应用情况,详细了解了数字地名标志的功能以及在赋能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地名文化挖掘传承和助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数字地名标志进行了现场应用。座谈会上,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李伯森、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作讲话,并对阳信县数字地名标志应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乡村著名行动”及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指出,滨州市阳信县在深化地名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先行先试的能动性,探索了数字技术赋能地名管理的新路径、新方向,开拓了地名标志服务的新场景、新内涵,为地名管理服务的改革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会议强调,要坚持人民立场,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求作为目标,持续丰富数字地名应用场景,探索把邮政快递、电子政务等信息纳入服务矩阵,把地名标志建成群众身边的办事大厅。要坚持开门搞地名的理念,跳出民政看民政,主动对接其他工作,建设综合性的信息发布平台,打造社会治理的信息板和公告板,让有限的服务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要坚持简约高效原则,加强数字地名系统的适应性,加强与现有技术的融合,拉低技术门槛,提高使用效率,满足更多地区、更多人群需要。来自山东、辽宁、河北、四川、江西等9省民政部门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