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滨州政务 >> 权威访谈
聚力“三个十大”行动 为品质滨州建设添动能——就《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出台,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姚振祥
作者: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刘晓惠 侯寅昊     签发日期:2024年12月11日     
阅读量: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滨州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随着山东省三个十大行动的深入推进,滨州积极响应,制订了《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李前军 摄影

  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姚振祥,请他深入解读这一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

  十大创新行动:点燃发展新引擎

  记者:习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请您谈谈如何通过实施十大创新行动,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

  姚振祥:十大创新是推动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滨州将在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推进创新。

  为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与协同合作,滨州着力打造了一系列高端创新平台。2024年以来,我市1家单位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单位获批省工程研究中心,14家单位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全年新认定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9家,企业技术中心25家;博兴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邹平轻量化铝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阳信牛智谷、邹平高端铝获批省级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京博物流获批省级平台经济重点企业。这些平台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了沟通合作的桥梁,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让创新的火花在产业升级中不断绽放。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项目升级,关键是要坚持创新思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深化双型城市建设,强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业互联网全覆盖三个全覆盖,大力支持智改数转,催生更多新技术、涌现更多新产品、塑造更多新优势。同时,在制度创新方面,滨州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过程服务,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项目服务的重要抓手,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滨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积极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犹如播撒下创新的种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肥沃的土壤。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到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专项支持,每一项政策都精准地指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靶心。如今,创新在滨州各个领域逐渐蔚然成风,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创新生态磁力场,吸引着更多的创新资源,如人才、技术、资金等,加速汇聚。

  十强产业行动:迈向制造强市

  记者:为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制造强市的华丽转身,一场聚焦十强产业的战略行动正在滨州全面展开。这股强劲的东风,将吹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请您勾勒一下这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宏伟蓝图。

  姚振祥: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格局下,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支柱,对于滨州这座具有深厚工业基础的城市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滨州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这是滨州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所谓十强产业行动,是基于对滨州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以及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研判而精心谋划的。这些产业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轻工纺织12个产业前沿且具有高附加值的领域。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相互交织、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城市制造产业的新生态。

  十强产业的发展中,滨州将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一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在新能源领域,滨州将充分利用沿海盐碱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鲁北(滨州)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实施宏烨、金惠、新拓等新能源重点项目,推进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发展应用,加快实施7个省首批地热能试点工程,为制造强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十强产业行动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举措,更是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它将带来就业增长、技术创新突破、城市竞争力提升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使滨州在全球制造业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十大扩需求行动:释放发展新活力

  记者: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格局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十大扩需求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源泉。我们将如何落实行动,让多个关键领域激发潜力、促进增长并带动整体经济迈向新台阶?

  姚振祥:扩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十大扩需求行动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各行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这些行动的深入实施,有望充分释放消费、投资、外贸等多方面的需求潜力,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动力,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投资需求方面,滨州将加大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至11月底,全市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350亿元,超过时序进度18.7个百分点,实施类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为100%。落实十大扩需求,我市将以北鲲计划推进为引领,推动实施好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宏烨新能源滨州沾化区2GW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京博石化年产60万吨新能源负极材料项目、卓奥锂业40万吨新能源汽车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等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以及交通、水务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高起点谋划一批引领性工程项目,全力争取更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为制造强市提供增量支撑。

  在消费需求方面,滨州将积极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例如,通过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电商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通过十大扩需求行动,滨州将不断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打好打赢三大战役,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记者:加快建设品质滨州,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下一步,我们将如何推动《工作方案》落地落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姚振祥:《工作方案》从滨州实际出发,着眼2024年、2025年,细化实化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各行动计划间相互协调,紧紧抓住创新、产业、扩需求三个关键方面,将每项重点任务、每条推进措施都逐一落实到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关键一招,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开放倒逼改革、用改革推动发展,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行动计划、十强产业行动计划、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把项目建设作为牛鼻子、把工业经济作为压舱石,持续打好打赢三大战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三个十大行动是滨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滨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发改委将锚定目标任务,聚焦聚力、用心用情,确保一系列重大政策加快落地、重大项目提速推进、重大目标顺利实现,坚定不移在走在前、挑大梁中扛牢使命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编辑:刘雪纯
 
 
更多滨州头条
来自省两会的报道|宋永祥在审议省政府工...
01-19滨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宋永祥主持并讲话
01-19十届滨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
01-19滨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01-20来自省两会的报道|李春田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0“正风肃纪反腐2024”系列报道②让人民...
01-20滨州57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汇聚成创新“...
01-20达“安康”之愿 创“安心”之境——就滨...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滨州市加大措施保障地理标志权...
01-20滨州发布 沾化冬枣等8件地理标志用标率...
01-20新闻发布|无棣成功培育地理标志产品2个...
01-20新闻发布|滨州市推出以“河海盛宴 品质...
01-20滨州市地理标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01-20权威发布|滨州市地理标志工作新闻发布会
01-17权威发布|滨州市春节期间提振消费政策措...
01-17权威发布|《滨州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
更多滨州政务
未来可期!细数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01-20滨州57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汇聚成创新“...
01-20来自省两会的报道|李春田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0来自省两会的报道|宋永祥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0达“安康”之愿 创“安心”之境——就滨...
01-202025年全市征兵工作即将开始——今年安...
01-20滨州市“巾帼送暖”志愿服务暨寒假儿童...
01-20滨州市统计局召开老干部情况通报会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