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2023年6月,李某某不服沾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其的行政处罚,向沾化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了解案情后,沾化区司法局公职律师就相关法律法规向李某某进行了仔细讲解,对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必要性进行了释法析理,并按照自愿、合法原则进行了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滨州市以努力满足各级党政机关不断增长的法治建设需求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广大公职律师在辅助决策、参与立法、统一执法、调处争议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有效推动了市域治理现代化。
2022年以来,滨州市、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283条、审查规范性文件63件、审查重大合同2511件、参与处置重大涉法涉诉案件391件次、参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2067件次。今年前三季度,市直机关公职律师履职记录达到308件次,县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履职记录达到5611件次。
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高覆盖率,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有了“源头保障”
在我国,要成为公职律师,门槛要比社会律师更高。根据司法部2018年12月13日印发的《公职律师管理办法》,要满足拥护宪法;依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律师资格;具有公职人员身份;从事法律事务工作二年以上,或者曾经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一年以上;品行良好;所在单位同意其担任公职律师等条件,才可以申请颁发公职律师证书。
我市共有414名公职人员成为公职律师。其中,市本级党政机关配备公职律师126名,覆盖率达100%;县级党政机关配备公职律师288名,覆盖率达90.2%。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高覆盖率,首先带来的积极影响就是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有了“源头保障”。
2021年7月,《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发布实施,要求公职律师、法律顾问深度参与政府决策,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步走”程序,在程序上将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纳入“合法性审查”当中。
2022年以来,全市公职律师为政府重大决策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201件,其中仅审核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就达到98件,从源头上保障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公职律师队伍持续壮大、作用有效发挥,得益于滨州市县各级的扎实推进和保障支撑。
在政策层面,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意见,将公职律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市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盘子统筹谋划,在公职律师申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推荐使用、遴选等方面予以倾斜,并将公职律师配备及履职情况纳入党委巡察、法治督察和法治建设考核内容,以更好推动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和职能发挥。
在实际工作中,滨州市、县司法行政部门分别出台政府常务会议题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明确规定议题提交部门在向司法行政部门提交议题合法性审查申请之前,必须由本部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先出具法律意见,否则将退回有关合法性审查申请。
服务依法行政,预防法律风险,让“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
某股份有限公司不服无棣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作出的《告知函》,将后者作为被告诉至无棣县人民法院。在这起行政诉讼案件中,无棣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职律师积极参加投诉调查,加强事前事中监管,积极防范执法风险,依法维护了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
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执法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政府效能、形象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针对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滨州市县两级执法部门公职律师积极投身行政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执法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参与研究办理重大疑难案件、行政复议诉讼案件、信访案件,以及服务日常执法监督管理及普法宣传、执法培训等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进法律正确实施,让“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
公安机关管辖案件范围广、数量多、类型杂、差异大,对是否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报案,接警民警有时难以判断。市公安局针对基层执法中的常见问题,组织公职律师团队研究制定《滨州市公安局受案立案重点环节工作规范》《滨州市公安局规范受立案工作二十问》等制度规范,有效指导一线执法工作。
相关工作规范出台后,全市公安机关针对复杂疑难警情制订不同处置预案,受立案环节巡查发现问题减少近30%。全市公安基层办案单位不断完善受立案工作流程,设立标准化受案室90处,接待群众亲临报警,受立案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便民。
“有法依法办、依法有法办”,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和改善民生
邹平市的张师傅与10名工友受雇于包工头谢某,在某企业从事输煤皮带安装工程。工程结束后,谢某却不支付工钱,张师傅到邹平市人社局求助。邹平市人社局公职律师在详细分析案情后认为,谢某以逃匿的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达7万余元,且经邹平市人社局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其行为已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公职律师的意见,让张师傅等人看到了希望。邹平市人社局采纳了公职律师的建议,将该案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支持劳动者用法律武器打击恶意欠薪。公安机关查实后,对谢某立案侦查。谢某到案后,对欠薪事实供认不讳,在对拖欠工资数额现场确认后,当场将72240元工资支付到位。
滨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将社会治理的落脚点放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上。针对党委政府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民工工资等重点领域,广大公职律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凭借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关系,引导企业、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