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平安,发展之基、民生所盼。
“平安品质更稳”既是滨州更高发展品质的重要篇章,也是建设品质滨州的有力保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这与群众对平安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
近年来,滨州将平安建设放在品质滨州建设大局中筹划,锚定“平安品质更稳”这个任务目标,持续推进系统化改革,推动从“平安”向“心安”迈进,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滨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站在新时代,肩负新使命。一个让群众生活更幸福、更安全、更满意的平安滨州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近日,邹平市多个乡镇大集发生盗窃案件,有个体摊主及赶集的群众报警称手机或现金被盗。邹平公安闻警而动,加大排查力度,调取集市及周边监控,迅速打掉一流窜至滨州集市实施盗窃的外地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并当场缴获了部分被盗手机和现金。恢复平静的乡镇大集又氤氲起朴实、平安、祥和的烟火气。
滨州探索矛盾纠纷“一站式”“一揽子”化解,县乡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调解、法律援助、社会心理服务等多功能合一,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向着“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方向,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精准化。滨州加快推进“多网融合”工程,探索推动“全科大网格”“110”与“12345”等平台高效对接、协同服务,让群众的“小诉求”得到“快回应”。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网格事项106万件,诉前调解案件2万余件,诉前调解成功率63.5%。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摧毁黑恶势力和暴力犯罪生存空间。滨州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昆仑2024”、“禁毒清源断流”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涉黑涉恶、黄赌毒、盗抢骗以及涉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和野生动物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破获刑事案件4493起,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保持全破。持续深化“全民反诈”,电诈发案数、造成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43.21%、24.74%,资金预警预后“零转账”,反诈成效持续向好。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课”。滨州从提高群众安全感出发,健全运行机制,编织防控网,提升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整体防控能力,持续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平安滨州建设更有质感。
近年来,滨州将平安建设放在品质滨州建设大局中筹划,锚定“平安品质更稳”这个任务目标,持续推进系统化改革,推动从“平安”向“心安”迈进,构建更高水平平安滨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图为特警在巡逻执勤,守护市民安宁幸福生活。 (李默摄影)
打造法治滨州优良环境
建设平安城市,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
2023年11月,全省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推进会在滨州市召开。会上,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双获公职律师工作证书,滨州成为全省首个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获公职律师工作证的地级市。全市公职律师现达到505名,市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配备率达100%。这成为继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之后,滨州市法治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滨州不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招牌,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024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截至8月份,全市共办理行政复议申请1211件,超行政诉讼案件数量112.46%,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滨州将优化营商环境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30余部,出台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多项工作措施,持续推动法智护航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运行,健全线上线下功能,在17个执法领域125个执法事项提供建议,服务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法智护航中心接待服务企业家及群众15000余人次,开展为企服务活动570余场次,调解涉企纠纷2100余件,营商环境法庭审理案件534件,标的额8.35亿余元。
滨州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市场行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深化“凤栖梧”破产审判品牌建设,跟踪回访破产重整、和解企业121家,探索公益强制清算立案73件。拓展深化“滨锋52”集中执行品牌3.0版本,集中开展交叉执行等专项行动,开展集中执行行动208次,拘传969人,提级、交叉执行393件,诚信体系得到不断重塑。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建立“项目(企业)+检察长”机制,今年以来已办理涉企案件186件。
滨州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通过司法判决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环境资源审判刑事、行政、民事三合一集中审理,探索创新异地修复、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
“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滨州将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健全“源头治理、常态排查、分析研判、依法调处”闭环机制,让更多矛盾发现和化解在基层,让法治力量助推平安品质向更高层次迈进。
推动心安城市进阶发展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心安城市”是更高层次的安全城市。
近年来,滨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品质滨州建设大局,以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在多年实践基础上,2024年,滨州聚焦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生活需求、更高层次精神追求,提出建设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平安建设进入“心安”阶段。
突出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其基本逻辑是:“安身”是“心安”的基石,“安业”是“心安”的支撑,“安居”是“心安”的保障,“安康”是“心安”的前提,“安心”是“心安”的追求。
2024年1月,全国首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地方性法规——《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条例》开始实施。3月20日,全国首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滨州召开,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授牌滨州“中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实践基地”,发布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4月15日,“心安城市”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吹响了滨州“心安城市”建设的号角。随后,出台《关于打造“心安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心安城市”建设的实施细则》,创新实施“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工程,规范20条路径53项具体推进措施,明确了43个牵头部门单位,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建立组织领导、过程管控、调度指导、宣传推广“四项机制”,提升“心安城市”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法治化、系统化、集成式推进“五安”工程改革措施,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心安城市”建设成效。
进一步营造活跃的营商环境。大力加强就业扶持,全面深化“双型”城市建设,1000多家企业与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4万多名。新培育创新性中小企业同比增长24.6%,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比增长163%。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
进一步打造优良的生活环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建设各类城市公园316处、城市绿道723.8公里,积极营造舒适宜居环境。着力构建和谐物业关系,探索实行“阳光透明酬金制”,妥善化解房产物业领域矛盾纠纷。
进一步塑造高质量医疗环境。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实现20分钟内“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等服务,80%的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住院免押金”。聚焦聚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全市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超过4000场,参与人次突破100万。
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持续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实现部门单位心理健康服务科、县市区心理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心理门诊、卫生院心理咨询室“四个全覆盖”。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心理服务,首创中小学全员化常态化心理健康测评机制,连续多年对全市40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和干预帮扶;对发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提前介入,进一步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各行业各领域“心安细胞”建设工作,按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要求,在13个重点领域制定“心安细胞”培育标准,探索培育了一批“心安学校”“心安社区”“心安物业”“心安企业”等行业特色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心安城市”建设,推动“平安”向“心安”进阶。
建设平安滨州,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主人翁。让我们携手,团结一致、奋楫向前,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全力构建起大平安格局,推进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