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北海讯 近日,“高信通达”轮靠泊山东港口滨州港4#5#散货泊位,一场氧化铝创新装船作业模式有序展开。该船作业首次将氧化铝散改集翻箱作业与港口自主研发的“氧化铝地刺式割包平台”相结合,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圆满完成装船任务,以奋斗姿态、优秀业绩向着“双过半”目标加速跑。
在滨州港区4#5#泊位作业现场,6号门机正在使用新型地刺式割包平台,通过“地刺集中切割”实现自动割包,单钩作业时间从16分钟压缩至8分钟。“专用割包平台从设计图纸到现场制作都是我们自主完成,平台的应用取代了人工在仓内割包作业模式,现在只需在旁稍作辅助,在操作室就能完成切割,单钩作业效率提升100%,单班次可节省人力2名。”滨州港机械队队长韩志鑫介绍。
为提高氧化铝作业效率与质量,滨州港以“客户利益”为先导,积极协同氧化铝客户、货代公司及终端工厂,为客户量身打造氧化铝转运的新物流业态,利用散货码头自身作业优势,门机直接翻转集装箱,平均作业效率较人工割包作业提升100%。同时,市场人员全程协助客户解决箱源、车队、工厂对接等难题,将分散业务环节串联成高效作业链条,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倒运环节,加快氧化铝转运效率,控制综合物流成本,实现货、港、航多方共赢。
“氧化铝装船作业新模式具备成本、环保、效率三大优势,本次作业单船节省人工成本2.4万元,减少了粉尘排放,助力绿色港口建设,船舶在港时间缩短12%。”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冯传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