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
滨州医学院连续三年省赛夺金 五年“院院合一”医教协同开出“绚烂之花”
作者:记者 刘飞 通讯员 张光学 解桢 报道     签发日期:2025年06月12日     
阅读量:

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在滨州成功举办。来自22所高校的114支代表队、496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比赛中,滨州医学院代表队在临床医学赛道、预防医学赛道、护理学三个赛道中,均获得高校团体金奖。

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是具有国家标准的高端医学教育赛事。用通俗的话来说,对于山东省内的医学生,这基本就是一个“顶级”赛事。这项赛事的金奖,是用实打实的业务换来的,不仅是对医学生专业的认证,更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肯定。

而此次已经是滨州医学院连续第三年拿到特等奖与金奖名额。每年参加这场赛事的医学生如“过江之鲫”,为何滨州医学院的医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过了数年的沉淀与积累。成绩的取得,除了得益于学校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还与滨州医学院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协同发展不无关系。

今年,是滨州医学院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院合一”实施的第五年。三年连续获得金奖,正是“院院合一”开出的绚烂之花。

院院合一:五年铺就医教协同特色发展之路

2020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9月,滨州医学院党委决定成立第一临床医学院,并与滨医附院合署。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院“院院合一”发展,揭开该院发展新的篇章。

这一次深刻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学校深化医教协同,推进教学科研与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协同发展。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便已经颁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但医教协同发展这条路并不好走。医院与学校之间系统割裂和政策协同难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为了打破行政壁垒,学校成立了滨州校区管理委员会,构建扁平化、高效能的管理架构。成员以医院(学院)领导干部为主,实施以学校领导、医院(学院)主导的校区管理新模式,实现校区在教学、科研以及医疗工作方面的高效有序统筹管理。“这样,医院便从原来仅承担本科教育期间大四和大五后期阶段临床教学,变为本科教学全过程的主导者。”滨医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晓敏说,从本科招生开始全程参与,在师资配置、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一流专业申报等方面有了主导权、话语权。

两院合一后,医院的各项建设,如人才和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学生专业设置等,都将第一临床医学院融于其中,统一筹谋规划。以医院为主导,其业务发展和学院工作一盘棋考量,让附院资源更好地用于学生全程培养,特别是让医院更多的临床医生融入学院中,教育教学的职责更加明晰。

与此同时,依托滨州校区校地共建项目,大力改善了教学条件与生活环境。项目于2022年8月竣工启用,投入5亿元,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含教学科研楼1栋,学生公寓2栋及篮球场、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

一直以来,学校的临床技能训练条件不断改善。临床技能中心自2006年建设,2007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3年搬迁后面积增加至1.5万平方米,更加注重实景化、智慧化建设。

五年时间,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齐头并进”,铺就了一条医教协同发展的滨医之路。

擦亮品牌:专业建设经验全国推广

“我们现在培养学生,是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滨医附院大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刘永涛说,医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为了运用到临床,为病人解决问题。

而这也是医教协同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让人才培养更精准对接医疗需求,学校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几年时间里,聚焦课程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创新,滨医坚持“以本为本”,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紧密对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修订了2020版和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国家级引领、省级示范、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医学生需要通过“5+3”和“3+2”培养模式。“5+3”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2”则为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这种模式构建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提高了医学教育的质量,还加强了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滨医附院在省内率先全面开展“2.5+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两年半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不间断的培训模式,通过床边教学、模型训练、仿真训练和标准化病人对学生进行全面临床技能培训。”张晓敏介绍,同学们可以更早接触临床。同时,医院开放临床技能中心,在桥梁课设置临床见习项目,组建兴趣拓展小组,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保证学生多临床、反复临床。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把临床基础知识,融合到实际临床中,通过扎实的临床病例实践,实现从一名医学生向一名医生的转变。”滨医附院急诊外科副主任李河圣说。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十统一”,即统一基地建设、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集体备课、教学规范、考试考核、教学检查、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确保不同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凭借扎实的专业建设成果,滨州医学院成为山东省首家通过第二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医学教育会议上分享经验,专业建设模式获得行业广泛认可与推广。

医学,学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

张晓敏介绍,学校深度挖掘医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家国情怀等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研讨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厚植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多年潜心的学科建设,不仅打擦亮了滨医品牌,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2022年,该院临床医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儿科学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6门课程均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成为山东省内唯一一所6门核心临床课程均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院校,并将内科学、外科学总论两门课程推荐参加新一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评选,实现课程建设的集群化发展。

2024年,医院一举斩获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山东省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项省级殊荣;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特等奖和高校团体金奖……

“临床教学融合度高了,再加上一代代教学经验的积累,成绩的取得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李河圣说。

积极破局:凝心聚力达成共识

医教协同发展的难点,不仅仅是医院与学校之间系统割裂与政策协同难,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想要破局,除了软硬件建设,“人”是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处理临床医生教学精力不足,高校教师缺乏临床经验更新的矛盾?

从一开始,医院便充分发挥党代会、职代会等重要会议在战略决策中的引领作用,将人才培养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融入医院整体发展蓝图。结合医院医学教育与科研发展现状,制定“十四五”规划,并精心筹备召开第四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系统总结过往教学科研成果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谋划未来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向。

“为了激励更多职工参与其中,医院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教育教学工作深度嵌入职称晋升、科室年度考核及个人考核的核心指标。”张晓敏说,通过广泛动员、专家研讨、政策解读等形式,进一步凝聚全院上下对人才培养主体地位的共识,形成推动医学教育与科研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滨医附院,多数医生都要承担着医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这里不乏许多年过半百的老教授。刘永涛从事医学教育已经有30余年时间,在他眼中,临床与教学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而是一个实现“双赢”的过程。“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学,你学的知识够扎实才能去教别人,学得好才能教得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提炼你的临床思维,这不仅是一个教授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同样从事医学教育行业30余年的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张锴有自己的见解,“最早的教学,以老师讲课传输知识为主。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教学重点要放到学生身上,怎么引起他的兴趣,让他主动学习,我们的临床示教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讲得少了,学生练得多了,学生就会自己发现问题,就朝着优秀的临床医生更近了一步。”

“教学,是责任,也是情怀。”滨医附院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程艳丽说,很多临床上的老师,放弃了休息,放弃了陪伴家人,熬夜加班备课,积极学习,拥抱新的教学需求,设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这正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滨医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代代临床教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学生传承了规范的医学知识、专业技能、育人文化和教学理念,又投入到全国各地的临床之中。在这里,医教协同发展形成了良性闭环。

编辑:郭文璐
 
 
更多滨州头条
宋永祥到惠民县调研
07-15滨州市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07-14滨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07-14滨州企业家张波将亮相“新征程上的奋斗...
07-14山高万仞 只登一步——探寻渤海活塞奔腾...
07-14滨州海关实验室组队参加国际棉花测试比...
07-14滨州中裕成功承办第二届军地融合营养与...
07-14滨州立足“一米高度”绘就儿童友好画卷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阳信县九大特色产业集聚成势 ...
07-15新闻发布|阳信县多维度发力 培育打造具...
07-15新闻发布|阳信县5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
07-15新闻发布|滨州海事局聚焦科技创新和流程...
07-15新闻发布|滨州海事局牵头成立“红黄蓝·...
07-15新闻发布|滨城区17个品牌主体入选首批“...
07-15新闻发布|滨化集团多个产品荣获全国制造...
07-15新闻发布|滨城区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
更多滨州政务
【清廉滨州建设·“一把手”话清廉】 滨...
07-15滨州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性提升赋能特色产业
07-15滨州市领导调研市检验检测中心
07-15宋永祥到惠民县调研
07-15滨州市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07-15滨州市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600万元 ...
07-15滨州市出台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三年...
07-15就《滨州市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三年...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