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年度大事 1.3月6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传达省委关于滨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张光峰同志任中共滨州市委书记,崔洪刚同志任滨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滨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3月31日,滨州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张光峰全票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洪刚全票当选为市长。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了“六个更加注重”的发展理念。 2. 5月31日,在苏州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市被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这是平安滨州建设获得的最高荣誉。 3.7月30日,滨州市委召开动员会议,正式启动市委常委带头“服务群众、联村为民”活动,市委常委利用一年时间,到全市最薄弱的72个难点村进行集中攻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常委带头开展此类活动在全省尚属首次。 4.7月30日,我市召开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电视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在新起点上迅速掀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潮。此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在前期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大力度、高标准全面推进的综合整治,将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对全市所有村庄的综合整治任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落后面貌。 5.8月29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发展规划》。我市继被列入“黄蓝”两区后,又进入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6.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济南开幕,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并活动取得突破性成绩。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滨州市运动健儿不畏艰难,发扬拼搏进取的精神,共获得4枚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 7.10月12日,滨州港海港港区起步工程——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结构预留5万吨级)成功试通航,标志着滨州人民和历届滨州市委、市政府不懈追求的“海港梦”成为现实。 8.12月12日,市政府公布了保留的市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其中,保留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2009年公布的248项精简为74项,精简幅度达到70%,承接中央、省政府下放行政许可项目17项,合计保留行政许可项目91项;保留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142项精简为12项,精简幅度达91%;下放县(区)实施行政许可项目20项,取消、暂停实施或改变管理方式的市级行政许可项目45项,中央、省垂直管理部门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5项。滨州简政放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9.2013年底,滨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一次性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场审定。 10.12月30日,“中国书法城——滨州”命名授牌仪式在滨州隆重举行。这是我市继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得的又一国家级城市称号。 时代印记(一) 市委常委带头开展“联村为民”活动 针对我市农村一些村没有配齐班子或班子软弱涣散,存在穷、乱、差等突出问题,2013年7月30日,市委召开动员会议,正式启动市委常委带头开展“联村为民”活动。自8月份开始,12位市委常委利用一年时间,到全市最薄弱的72个难点村进行集中攻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常委带头开展此类活动在全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属创新。 摄影:田军 活动中,每名市委常委联系指导6个村,其中直接帮扶2个村,每个村派驻1个工作组,全市共派出24个工作组、48名科级干部。一年来,市委常委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工作组扎根基层、履职尽责,以有效的举措、扎实的作风、积极的作为,强化了基层组织,改善了基础设施,促进了和谐稳定,壮大了集体经济,改进了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基层的一致好评。 作为“构建‘六到’工作格局,着力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做法之一,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对我市市委常委带头开展“联村为民”活动进行了刊发,省委书记姜异康等省委领导给予了批示肯定,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山东省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等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此基础上,2014年4月25日,我市又正式启动实施党员干部全员联户工作,要求全市所有党员干部建立自己的联系户,做宣传员、信息员、讲解员、协调员、联络员,宣讲政策、收集民意、答复咨询、解决诉求、传递感情,实现干部全联系、住户全覆盖。这是我市进一步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载体,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举措。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滨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村环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2011年在市城区率先启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2012年在全市范围展开,并将其作为全市16件民生实事之一,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特别是201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为重点,大规模、强力度、高标准地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林水会战、路域综合治理等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落后面貌。为确保环境整治“一年见成效、二年变面貌、三年全达标”,三年内,市财政每年筹措40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并实行向上争、社会捐等方式筹措资金。 自2013年7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自我加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2013年,全市共完成了1244个村居、2788公里道路的硬化,3265个村居的净化,1693个村居的美化任务;2014年,我市将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载体,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计划完成2382个村居、6045公里的硬化,1832个村居净化和2121个村居美化的任务,截止到9月12日,硬化、净化、美化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78.8%、83.7%、78.0%;明年完成扫尾工作,全市近5000个村居全部到达“三化”标准。届时,全市乡村面貌将发生深刻变化,群众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撰稿:管林忠 时代印记(二) 落实省委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 六个更加注重 坚持六个发展 2013年3月22日,全市2012年度综合表彰暨“作风改进年”动员大会召开。这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光峰同志总结了近年来滨州发展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指出我市正处在战略关键期、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寻找驱动期、危险高发期“五期”并存的历史阶段,并提出了滨州发展的原则和理念。经过后来的丰富完善,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六个更加注重”的发展理念,即: “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内涵发展;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坚持生态发展;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坚持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坚持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坚持民本发展;更加注重依法治市,坚持规范发展”。 这一发展理念,是市委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结构调整和转调阵痛、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客观分析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新形势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探索、集思广益,逐步提出的总体指导理念,凝结着新一届市领导班子的智慧。“六个更加注重”发展理念提出后,迅速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成为指导新时期滨州发展的思想武器。 2013年,在“六个更加注重”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真抓实干,创新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深刻理解把握中央精神,提出“功成不必在我”,注重打基础、利长远,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宽阔胸怀,解难题、破瓶颈,办实事、惠民生,为推动滨州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3年,滨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8:51.3:38.9,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税收占比达到75.43%,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3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70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104亿元,增长15.6%。形成了7个行业1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多赢”。2个县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7个乡镇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4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全市共建有省级重点(企业)实验室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市级重点(企业)实验室1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45家。2013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达到5人。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带农,南北联动、统筹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年时间内,5000多个村(居)将全部实现硬化、净化、美化。重大交通设施显著改善,滨州港实现试通航。德龙烟铁路滨州段开始铺轨、阳信火车站变更获批并施工,黄大铁路项目获得国家核准。济滨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无棣至莱州公路滨州段、埕口(鲁冀界)至沾化高速公路、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唐滨州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民生保障向东部地区看齐”的工作标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2013年,全市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八项民生支出达到148.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9.2%,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滨州”。积极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两到位”,市级行政许可项目减少157项,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的市之一。在2013年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峰会上,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荣获“2013全国公共采购先进单位”称号。我市被表彰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成为全国新增的十个市之一,也是全省惟一新增的市。 2014年,在国内外发展形势极其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市坚持“六个更加注重”发展理念不动摇,坚定信心不畏难,咬紧牙关不松劲,紧盯发展不茫然,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不断好中求快、快中保好。全市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不断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新的成果。特别是,我市引进了北汽集团、青岛港等重量级企业,极大地提振了滨州人民发展的信心。 实践不断证明,“六个更加注重”发展理念是落实省委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正确选择,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滨州发展的实际,符合全市广大人民的意愿。只要我们不断增强用“六个更加注重”理念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科学发展的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执行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发展新篇章。 撰稿:李志武 时代印记(三) 滨州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2013年8月29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规划中,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与泰安、淄博、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周边6市组成的“1+6”都市圈区域。区内有52个县(市、区),总人口3348万,占全省的34.7%;国土面积52075.6平方公里,占33.2%。该区域优势明显。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位于我省东西两大片区的中间地带,京沪、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济南交汇,京沪、京台、济青等高速公路都从这里经过,交通、信息网络完整。 10月15日,滨州市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动员大会召开,研究部署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工作。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指出:“对滨州的发展来讲,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同“黄蓝”两区开发一样,机遇是历史性的,责任也是历史性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去认识这一机遇,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积极参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主动承接济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加快与经济圈各城市的交流合作,从而使滨州获得更广的发展平台、更宽的发展领域、更大的发展成果,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突破,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 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加快滨州追赶超越的难得历史机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省、市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政策,积极向上争取,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对接融入的质量效益。要发挥港口优势,为经济圈提供港口物流服务;要发挥未利用地优势,为经济圈提供“飞地”服务;要发挥特色农业优势,为经济圈城市“菜篮子”工程服务;要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为经济圈提供产业配套服务;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圈提供旅游服务。要善于借智借力,高效利用外部优质资源。要充分看到,圈内各市之间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协作配合、共同发展。特别是作为欠发达地区来讲,更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借助科技资源、金融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用他们的长处补齐我们的“短板”。 根据省《规划》,我市进一步完善《实施意见》,从规划、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城镇化、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加快与经济圈建设的对接,积极承接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迅速融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 一是打造经济圈产业转移首选之地。创新资源开发,吸引产业转移;突出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园区建设,支撑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打造经济圈优质农产品配送基地。重点推动农业“三化”:积极推动农业特色化、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化、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 三是打造经济圈便捷出海通道。优先加快滨州港建设,统筹推进铁路、公路建设,继续抓好北海新区建设。 四是打造经济圈滨海生态休闲区。突出舒适宜居,充分承接圈内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城镇建设扩容提质;深入挖掘整合黄河与海洋文化资源,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健身休闲、娱乐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经济圈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积极引进济南及国内外规模大、实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现代服务企业,全面提升我市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 撰稿:邱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