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民县姜楼镇,那的镇史馆成为本地人、外地游客的“第一打卡点”,姜楼籍名人、经济学家常修泽也对该馆有高度评价。
一个乡镇的历史,有啥可看的?
因为,这是全市首个镇史馆。而姜楼,则是全国绳网产业发源地,山东人民治黄从那起步。
在那,“镇馆之宝”令人惊讶——光绪年间姜楼麻绳商人在北京、惠民县最早的党员路雨亭、1949年黄河安澜大会等老照片;
在那,“奇特故事”耐人寻味——境内的屯里村是秦朝迁居至此,最古老;傀儡张村曾传承傀儡戏,有故事;此地曾称“小天津卫”,1925年曾建“王判镇通财职业学校”,为的是培养当时与天津贸易的财会人员。
在那,珍贵档案历久弥新——钱正英任职渤海区黄河防汛工程副总指挥、路雨亭夫人李士杰回忆等老档案,传承千百年的傀儡戏、东路梆子、姜楼旱船等道具,姜楼绳网人在全国分布图……
因此,让我们走进去,瞧一瞧宝贝,听一听故事。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姜楼镇史官堡庄麻绳商户张佃右(右)在北京与客商合影
百年老照片:1896年姜楼麻绳商户在北京留影
滨州人都知道:惠民绳网很厉害,是个冠军产品。
但估计您不知道:一百多年前,这绳网就卖到了北京!今天,姜楼绳网外销人员更是遍布全国,哪怕是在西藏、新疆,每个县都有姜楼人!
珍贵照片为证: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姜楼镇史官庄堡麻绳商户张佃右在北京与客商合影!
追问可知:史官庄堡有庙会,相传清初出过史官,还有古井、古槐、乡愁记忆馆等景点,秧歌、旱船、高跷代代传承。该村绳网编织历史悠长,张佃右子辈、孙辈也都从事绳网产业。既然能有当时照片留下,可以推想:当时张佃右的生意已经做得很大。
百年间,从作坊到社办企业再到出口龙头,从草绳、柳条、棉花杆子做成的门帘儿、挂毯再到化纤绳网,直至今天多彩的宠物吊床、时尚摆件,这个乡村手艺已经走出国门。今天,在史官庄堡,您常听到的不只是制作声、打包声,还有打字声、直播声、成交声甚至外语。目前,姜楼镇有绳网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达150亿元,劳动防护用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研发防坠落护具、安全带、安全绳、逃生绳等7个种类150余种产品,并拿到全省首张逃生绳3C强制认证证书。
在这个镇史馆,还有很多绳网老照片值得仔细咂摸——如始建于1977年的姜楼绳网厂,如1984年姜楼化纤制品一、二、三厂老照片,1987年建的姜楼五四丙纶厂……
另外,从这可以知道:四十年前滨州乡村居然有个巧克力工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姜楼巧克力厂,很是热闹了几年。
百年老建筑:山东化黄河河务局最后一处乡村旧址
在姜楼,有惠民县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山东黄河河务局最后一处乡村机关旧址。1946年5月,渤海区行署河务局成立,随机称山东省河务局,1949年3月25日,山东省河务局迁至姜楼镇姜楼村天主教堂神甫楼。
在这里,局长江衍坤、副局长兼党委书记钱正英在小楼内办公,一件件通知和文件在这里起草、发出。那时,钱正英“看上去是个黄毛丫头”,一些工农干部不服气。28岁的钱正英腰扎武装带,身挎盒子枪,骑着大白马,治黄打仗的钱正英让大家刮目相看,成为渤海区百姓心中的传奇人物。在钱正英、江衍坤、田浮萍、张汝淮等新中国第一代治黄元勋的带领下,沿黄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锨,战胜了1949年黄河大洪水。
当年12月21日,黄河安澜大会在姜楼镇举办,热闹非常,晚上的文艺演出引得附近群众万人观看,这都被照片记录下来。据统计,山东河务局机关在姜楼镇办公的时间为一年零十一天。
2010年,山东省河务局迁址济南60周年,对神甫楼进行了整修,设“山东黄河河务局办公旧址陈列室”。
百年文艺:建国初东路梆子演职人员曾多达百人
传承千百年,姜楼的民间文艺很有特点,比如傀儡戏、糖画糖人、东路梆子等。
在那,有个村叫傀儡张,古来会玩傀儡戏,也就是耍木偶戏。傀儡通常为木雕,模拟各种人形或其他生物,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和杂技等艺术元素。傀儡张村村民介绍:日寇侵华时,逼着村民表演,艺人不肯,日军当场杀死了3个村民。后来,日本鬼子强迫艺人去宪兵队去表演,艺人只得拖家带口到外地谋生。
在惠民、章丘、商河、乐陵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周康;周康演关公,三天不上工”。这说的是东路梆子。在姜楼镇小宋村,东路梆子的传承已有280多年历史。那时,演员赵纯会号称“唱不够”、聂夫号称“飞毛腿”、赵伟井号称“绝梆子”。清末,戏班演出遍布周围县市。建国初,演职人员达百人。1953年,小宋村、赵集村及几个邻村的50多个艺人成立了东路梆子剧团。2006年,惠民县东路梆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剧团恢复以来,在周围村庄进行了排演性质的义务演出100余场,深受群众欢迎。
作为元宵文艺,“姜楼旱船”也已经列入了市级非遗名录。在那,旱船角色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有时还加大鳖船一只,为丑船荟萃,原先扎在马拉车上,上面有鬼子、汉奸、走狗等,亦有正面人物。2007年,新增与奥运会相关花样,如五角星、大团结、同心圆、双十花、四宝花、八字花、八卦图等。
经济学家常修泽为这个镇史馆题字: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是吾家乡,常修泽在此生,亦在此长……几十年来,魂牵梦绕,思念故乡。回想过往,家乡人民曾以老渤海之精神,筚路蓝缕,为国争光;盼今后,继续大胆试,大胆闯,在乡村振兴伟业中,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