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民生
滨州, 一座宜居韧性智慧的品质之城
作者:记者 任斐 通讯员 林雪枫     签发日期:2024年12月12日     
阅读量: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更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亦是城市建设的核心。

 

城市的“高颜值”成就生活的“高品质”。

滨州的城市发展,始终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翻阅滨州城建这本厚重的书,不仅留下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精彩篇章,更结合人民需求,正浓墨重彩写下宜居滨州、韧性滨州、智慧滨州的生动注脚,开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且看滨州,以匠心筑城,细琢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长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精心雕刻一座宜居、韧性、智慧的品质之城,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让城市发展更可持续,让治理水平更加精细,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滨州已然起步,先发掷地有声。

宜居滨州: 提升城市品质,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

在滨州,城市公园、口袋公园转角可遇,推门见绿、出门见景是市民生活日常;

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强力开展,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居住环境水平大幅提升,城市面貌更展新颜;

已建成交付的滨城区阳光城城中村改造项目。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的“滨州模式”。

市主城区断头路、断头桥陆续打通,重要路段、节点及平面交叉口布局不断优化,城市一环十射交通主干道网已经形成,群众出行更畅通、更舒心;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全市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9486万平方米,民生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城市的高颜值正在成就生活的高品质,市民出门即享诗与远方

……

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近年来,滨州坚持系统思维,聚焦群众所愿、所盼、所想、所需,着力提升绿环境、居环境、车环境、路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家门口的幸福更加可感、可见、可触、可及

聚焦居环境,让群众居住更加舒适——积极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434个,交付住房10.3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230个,成功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的滨州模式。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推出11处高品质住宅试点,满足群众多元化、改善型住房需求。打造心安物业,建设物业服务标准化小区20个,渤海红色物业名片愈擦愈亮。扎实开展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2023年以来全市开工增设电梯176部,居民乐享便捷生活。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围绕燃气、热力等民生领域,构建现代化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全市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9486万平方米,更新改造燃气供热管道近300公里,品质滨州的民生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聚焦绿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实施绿满城市·花漾滨州行动,近三年全市新建各类公园131处、总数量达332处,新建绿道212.35公里、总长度达750.6公里,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18平方米、位列全省第3位。秉持公园+服务理念,打造儿童友好公园50处,中海公园等26处城市公园绿地向社会开放,共享面积达27万平方米。完善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机械快速捡拾+人工辅助保洁道路保洁作业模式,市主城区道路保洁机械作业化率达100%,全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97.5%,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提升。

推门见绿、出门见景是市民生活日常。

聚焦路环境,让群众出行更加舒适——着重提升重要路段、节点及平面交叉口布局,加密次支路,因地制宜建设过街天桥,市主城区陆续打通断头路43条、断头桥11座,打造城市一环十射交通主干道网。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区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渤海二十一路北延工程,打通滨州黄河大桥向南拓展快速路,城市道路更通畅。

聚焦车环境,让群众行车更加舒适——启动市主城区城警联动护航文明出行活动,规范违停车辆8.99万辆。为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协调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科学调剂内部停车资源,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分批次推动18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免费错时开放停车场,共提供停车位13404个。推出城管便民服务地图,全市共设置应季瓜果(蔬菜)疏导点717处、便民维修服务点231处,既满足摊贩经营需求,又有效解决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阻碍交通的问题。

韧性滨州: 增强城市安全,让城市发展更可持续

这样的城市,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在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的时候,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有效防御风险、快速恢复运转,并能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城市防灾能力。这就是韧性城市,也是近年来滨州所积极探索实践的城市发展新趋势。

聚焦韧性城市建设,滨州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气候地理条件、灾害风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加强硬支撑,又积淀软实力,双管齐下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让城市发展更具韧性,更可持续。

优化完善基础设施,是建设韧性滨州的硬支撑。近年来,滨州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系统化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推进老城+公园、城市景观风貌协调提升、幸福宜居社区生活圈建设、老城区商业布局优化和业态提升、西区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街道品质提升、停车设施补短板等重点工程,着力高质量打造沾化区、邹平市2个省级城市更新试点,沾化区徒骇河东岸老城片区、阳信县老城片区先后入围2022年第一批、2024年第二批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名单,滨城区政和社区城市微更新等6个项目入围2023年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城市更新行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增强了城市承载力,让城市发展更健康、更安全。

城市公园、口袋公园转角可遇。

看一座城市安全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应着眼于最细微处,着眼于弱势群体能否更加安全地生活。2021年以来,滨州将无障碍融入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全流程,坚持规划先行,系统谋划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关心关爱工作,打造全覆盖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体系。从设施到环境,滨州不断优化无障碍服务,今年以来,在渤海五路(黄河一路至黄河八路)人行道提升、渤海十三路及太阳湖步道提升、儿童友好街区建设等城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相关无障碍设施一并进行改造;实施市主城区无障碍设施专项改造工程,对黄河五路、渤海十八路、吾悦广场、全民健身广场等主要路段的无障碍坡道、行进盲道、公交站台进行改造,截至目前改造完成无障碍道口173处、公交站台30个、维修面积约6400平方米。

近年来,为提升城市防汛能力,滨州坚持污涝同治、系统治理,完成投资59.4亿元,实施城市排水防涝项目110个。以市主城区为例,按照上调、中提、下分思路,建设17处水系连通工程、43处雨水快排通道,清淤新立河、西沙河、秦台河69.8公里,打通潮河与徒骇河4个连接段,新增泄洪流量170立方米每秒,排水能力提升1倍,并建设强排泵站,实现双管齐下排水入海。

数字孪生防汛洪涝模型。

提升组织调度等应对能力,是建设韧性滨州的软实力。滨州积极探索提升城市防灾的组织、调度、决策能力,编制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和应急预案,部署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防灾体系由被动应对到决策前移,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软实力不断提升。

为做好城镇房屋使用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今年滨州出台《滨州市城镇房屋使用安全应急预案》,这也是全省第一部针对房屋使用安全的应急预案文件。该预案明确了组织体系建立、应急响应处置以及后期保障三大方面内容,推动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多维发力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防御抢险救灾工作科学、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燃气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滨州坚持实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城镇燃气充装经营企业、场站设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及使用燃气的餐饮门店等进行检查排查,切实消除了一批燃气安全隐患。自今年3月底起,滨州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继续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坚持标本兼治,以更大力度、更实作风、更严标准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全市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拧紧城镇燃气“安全阀”。

智慧滨州: 推动数字化转型,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

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滨州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强省、数字强市工作部署,锚定优政、兴业、惠民、强基,努力打造以人为本、需求引领、数据驱动、特色发展、人民满意的新型智慧城市。截至目前,市本级及3个县市区已入选省级四星级智慧城市,已建成2个标杆型智慧社区,打造优秀案例200余个,城市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为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管理一张图、智慧管理一张网,作为全省先行试点城市之一,滨州自2022年启动滨州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水、气、热、路桥等全域数据资源,拓展交叉施工监管、燃气桥梁安全预警等应用场景,一体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监管模式的转型升级。

滨州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平台设置预警监测、专题研判、数据资源中心和系统管理四大业务模块,搭建覆盖路桥、燃气、供热、地下综合管网、供水、城市防汛6个专题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基础设施全要素一图汇聚,推动城市安全风险预警、防范、化解、处置一网统管,为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提供数智保障。同时,该平台在数据采集、存储、实时监测等常规功能基础上,创新增加了风险预警、AR实景、AI视频算法、无人机巡线等功能,引入激光气体遥测云台,安装光纤光栅应变计、静力水准仪、5G AI算法摄像头,实现道路开挖管理、燃气精准监测、桥梁安全运行保障等,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高质量、深覆盖、可扩展的数字基础服务。

智慧供热传递民生温度。

城市有多智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就有多便利。聚焦惠民服务,近年来,滨州在为民智慧上巧做文章,积极建设有温度的智慧城市。

智慧供热方面,推广实施供热计量温控一体化技术路线,建成包含自控系统、供热计量系统、GIS管网系统、用户服务系统等在内的智慧供热平台,通过在老旧小区安装的2500个室温采集测点,实现运行参数个性化调控以及热源热量的按需均衡分配;智慧燃气方面,实施燃气智慧化改造,试点加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45套,提高公共区域安全防护等级;智慧社区建设方面,搭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创新打造21个便民应用;智慧防汛方面,建成全省唯一的数字孪生城市防汛洪涝模型和城区防汛监管平台,实现雨前预警、雨中监测、雨后巡查,构建城市防汛数字堤坝;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培育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2个,实现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网上办全覆盖,智慧教育普及面不断扩大;智慧医疗方面,全面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在挂号、取药、结算等就医场景的全流程应用,实行门诊诊间结算及住院床旁结算一站式服务,创新打造市级互联网+医疗影像云平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滨州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更好服务滨州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

编辑:刘雪纯
 
 
更多滨州头条
来自省两会的报道|宋永祥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0来自省两会的报道|李春田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1“唱响滨州”主题歌曲(组歌)采风创作...
01-20“正风肃纪反腐2024”系列报道②让人民...
01-20滨州57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汇聚成创新“...
01-20达“安康”之愿 创“安心”之境——就滨...
01-202025年全市征兵工作即将开始——今年安...
01-20滨州市地理标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滨州市加大措施保障地理标志权...
01-20滨州发布 沾化冬枣等8件地理标志用标率...
01-20新闻发布|无棣成功培育地理标志产品2个...
01-20新闻发布|滨州市推出以“河海盛宴 品质...
01-20滨州市地理标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01-20权威发布|滨州市地理标志工作新闻发布会
01-17权威发布|滨州市春节期间提振消费政策措...
01-17权威发布|《滨州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
更多滨州政务
滨州海关查获一批无中文标签标识玩具
01-21滨州市“巾帼送暖”志愿服务暨寒假儿童...
01-21滨州市住建局职工作品参展第九届全国职...
01-20未来可期!细数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01-20滨州57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汇聚成创新“...
01-20来自省两会的报道|李春田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0来自省两会的报道|宋永祥在审议省政府工...
01-20达“安康”之愿 创“安心”之境——就滨...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