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2月24日下午,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市政协委员孙兆泉代表民革滨州市委会,作了《发展数字经济 助力“双型”城市建设》的发言。 
孙兆泉说,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既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双型”城市建设,孙兆泉建议: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化应用,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引导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加快生产装备数字化升级,深化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加速业务数据集中共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加快重点区域制造业集群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物流网络、能源管控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培育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引导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打通消费与生产、供应与制造、产品与服务间的数据流和业务流,加快创新资源在线汇聚和共享,培育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产业链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产业链金融等新业态。 发展数字经济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高水平整合,助力优势产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打造产业数字化生态体系,搭建企业发展的市场、金融、会展等“云”平台,使国内外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更灵活、更便捷,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系统支撑。通过“数字合同”等方式,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供“量身定做”的数字应用设计方案和相关服务,促进数字贸易与国内产业相互融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助力双循环中的外循环高质量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驱动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产业融合是基础。数字经济为实现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升级提供新要素、注入新动力,能够深化城乡产业分工,产生数字重生赋能效应、数字增生长尾效应、数字新生蝶变效应,驱动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是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协同推进城乡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日益增长的数字需求,保障城市农村享有均等的“数字机会”。二是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平台,积极推动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城乡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模式。三是建设数字经济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区,统筹提供汇集各类技能培训、信息交易、远程医疗等专业模块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完善政府数字治理新机制。 发展数字经济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双型”城市建设。针对部分高校专业建设欠缺、课程体系不完整、师资队伍缺乏、实习实训薄弱等问题,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系列解决方案。重点培养复合型高技能数字人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深度交流合作中加快人才培养。尝试引导高等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让企业更早介入数字人才培养,确保符合企业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