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从经济法学专业的学生到刑事法官,用6个月熟悉乡音,36个月知晓一方水土、人情世故,180个月5475天跟刑法十章四百五十二条面对面“较量”,直至融入血脉、刻进骨髓。她就是张耀伟,滨州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刑事法官。 2003年夏天,张耀伟从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毕业,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邹平县法院。 当时,不论代理人还是当事人,开口都是方言。张耀伟最初在民一庭当书记员,从一句话能听懂一两个词,到一句话有一两个词听不懂,再后来,慢慢说,能听懂。 过了半年,她从民一庭调去长山法庭,口音跟县城腔又不一样了,开庭时候常常看人说话,嘴巴缩成o型,语调也有不同。她跟着年长的法官去村里镇上送传票,给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在长山法庭三年时间,甚少需要她动用经济法学的理论去理解或处理案件,她就跟着师傅穿街走巷,理解当地的人情、世故,听老百姓说“打官司为了啥”。 2007年,张耀伟开始接触刑事审判,15年前的刑事案件不似现在一样复杂,故意伤害、盗窃、交通肇事罪居多,邹平相对富裕,破坏生产经营、非法经营一类的犯罪也不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多。 2008年年底,张耀伟有一个辉煌的“战绩”,当年承办100多件刑事案件,刑附民的案件60多件,80%的案件民事部分都是调解结案。她不会讲方言,甚至不善言辞,但凭借在长山法庭三年穿街走巷的经验,常常能把话说到当事人心里。 刑罚的意义不仅有惩戒,更有教育 2009年,张耀伟考到滨州中院刑二庭。二审案件多是提审被告人,不再正式开庭,这种方式反而有更多机会去了解被告人的真实想法,有机会面对面去解释些什么。 有一个上诉人于某志,从海外走私肉类,从头部到尾部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完成整个走私活动。于某志参与的环节,是负责联络船员,从南方开船到公海上接货。接货后的返程并不顺利,船员开的小船路过无棣县黄河岛,刮断了岛上的电线,岛上员工报警后船员四散逃离,小船和货物被警方扣留。一审法院以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判决于某志有期徒刑一年半。 提审于某志时,他觉得他是联络人,没有直接参与货物流转,质疑为什么刑期比直接接货的船员更重。走私破坏的是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的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尤其在疫情期间,更容易增加疫情输入风险,直接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张耀伟问道,平心而论,在整个走私链条中,是你能起到的作用大,还是单个船员起到的作用大?他不再说话。 刑法强调罪刑法定、强调罪责刑相适应,张耀伟觉得,刑事法官在正确定罪处刑的同时,也要增加判决的可接受度,毕竟刑罚不仅有惩戒功能,还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 从“问题”中解决问题,把论文写在审判一线 在人们的概念里,刑事法官,无疑是专业的。但这份专业的养成,需要无数案件的磨练,和理论的提炼。 张耀伟从事刑事审判的十五年,新类型和疑难复杂的案件层出不穷。很长一段时间,她反反复复研究《刑法罪名精释》和《刑事审判参考》,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反复跟自己较劲,新类型受贿案件、涉黑案件、醉酒驾车案件如何把握,如何保证审判工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步一步摸索向前。 大要案、新型疑难案件是检验刑事法官专业性最好的试金石。张耀伟承担了滨州市财政局原副局长景某江受贿、挪用公款、徇私舞弊低价处分国有资产案,是目前滨州市涉案金额最高、案件影响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 三年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期间,张耀伟审理了滨州市第一起涉黑案件,王某然等28人有组织的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活动,大肆攫取经济利益,骗取政治荣誉,王某然等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不等,央视《庭审现场》以“社区书记涉黑案”进行了全程报道。她撰写的《未实际占有型贪污、受贿的认定——李某烈贪污、受贿案》,被《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