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夏季,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高峰时期,连日来的持续高温,也为滨州特检人带来高温“烤”验。7月17日,滨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检验人员来到山东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全方位开展压力容器检验工作。
只容得下一人进入的容器进出口。
连体工服、口罩、安全帽、绝缘鞋、检验灯、安全带等,是特检人的“出征”必要装备,而一件件橙色防护服,虽然在频繁的检验日常中已经磨损、掉色,但依然在烈日阳光下闪耀着亮眼光彩。
炎炎夏日,坚守在一线的“特检人”。
容器内,检验员认真细致的操作好每一环节。
滨阳燃化作为全市龙头企业中的一员,安全生产尤为关键,维系着整个石化行业的持久稳定发展。而检验本身具有任务量大、时间集中、受检设备密集、难度高、危险性大等特点。 若不是现场体验,很难想象检验人员在如此的环境中工作——或在十几米的脚手架上攀爬行走并完成检验,或穿梭于狭小、密不透风的入罐检验空间......
“检验现场的蜘蛛侠”。
检验现场,记者看到,容器检验空间本身非常狭窄,只能由一名检验人员由“小窗口”进去检验,而容器内部不通风、不透光、高粉尘和气味挑战也为检验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
在“小窗口”往内部看,看到密密麻麻的管子依次排开,每排管子之间搭着供检验人员通行。为防止意外坠落,检验人员必须时刻将安全带扣在管子上,而容器内的检验人员做好必要安全防护措施之后,携带测厚仪、硬度计、磁粉探伤仪等仪器进行检验检测,检验工作一般由两人配合,一人用测厚仪等设备对容器内进检验,另一人对检验结果及时记录。
由于容器内深邃,与搭档沟通时往往需要大声回应。
累了、喘了,就歇一歇、缓一缓,继续干。
在现场,滨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容管二室主任陈冰告诉记者,特种设备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内部检验是减少事故发生、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重要措施。”陈冰说。
行走在企业检验区域的“特检橙”。
“像重点企业停车检修的时间,也是我们检验队伍最忙的时候。”检验员李炳营在完成检验后,手、脸、防护服上沾满了厚厚的壁灰。“衣服脏了对我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了,倒也是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当一组组设备检验完成、确保无误之后,也是我们最安心的时刻。”他笑了笑说。
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检验,另一人负责核实记录。
每一次的灰尘与油污,都是付出的“勋章”。
据了解,所有的检验工作完成之后,记录的信息要全部与企业准确对接,每一次,他们都能用优良的作风、精湛的技术赢得客户信赖。筑牢安全防线,服务安全监察和企业,每个检验人员都像安全卫士一样,守卫着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提高特种设备整体安全质量水平做出“特检”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