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在最近的一档节目中,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针对戏曲行业现状发出掷地有声的质问。
尽管何赛飞的质问针对的是戏曲行业,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为青年演员发声。但由此及彼,我们也需要思考,在文化“两创”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如此一问”。
文化“两创”,要立足实际——
创新创造,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创新,就得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想办法解难题,在一次次攻坚突破中寻找破题新路径,切忌“大会小会能讲就讲,大事小事能拖就拖”的纸上文章。
在创新创造过程中,既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将矛盾温和化、把问题简单化,更不能忽视问题存在却出浮夸之言,将溜须拍马的汇报当成改革创新的成果,这样不仅不利于推动创新,更有可能扼杀真正的创新,到头来冤枉钱花了不少,却只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文化“两创”,应稳中求进——
创新,不应该是凭空臆想的“海市蜃楼”,而应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稳中求进。一个地方想要做好文化“两创”,就得先打好基础,做好调查,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产业中寻求突破,立足于区位优势、文化资源、产业势头、发展空间等现实条件,真正去谋事、干事,方能成事。
创新,还应该善于反向运用“木桶原理”。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想要搞好文化“两创”,我们既要善于寻找文化产业中的短板,更要善于发现“长板”,多向“长板”取经,不向“短板”看齐,这样才能避免得不偿失,这样才能让文化产业“精英中的精英”得到更好发展,更容易涌现精品和亮点。
文化“两创”,不可盲目求“新”——
古人云:“独阳不生,孤阴不长。”没有正确目标,创新就是空谈。不少地方虽然将所谓的文化“两创”搞得轰轰烈烈,却只是狭隘地着眼于“新”字的表面意思,继而过于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作试点”“当榜样”“争首创”,却忽略了“创新性发展”的落脚点仍是“发展”,是要实实在在地出成绩、有新意才行。
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如果盲目追求“新”,极易走上歪路——事前不调查,事中没方案,出事无对策,频频甩锅而无实绩。这样的创新大可不必,因为不仅会寒了干事创业人的心,浪费了参与者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更阻碍了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发展,也容易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让本应该随着新时代而一往无前的发展势头受挫。
综上,文化“两创”,应该是实实在在地推动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该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突破,应该是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过程中放大优势,而不能只是做足表面文章、实际毫无作为——“登台就唱空城计”“驴粪蛋子表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