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大局,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早预防可能出现的洪涝等灾害,全面加强各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防患于未然,守住安全底线。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备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预”字当先、未雨绸缪,统筹抓好城市防汛和水旱灾害防御,不断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加强保障,全力守护江河安澜、百姓安居、社会安宁。
要健全机制防线,调整指挥机制,进一步明确防指成员单位职责,优化防汛工作流程和程序。制定城市防汛工作流程图,完善指挥大厅运转机制、市管区域网格包保责任制和河道闸坝运行调度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健全督导机制,完善预案保障机制,针对河道险工、堤防缺口等薄弱环节,细化落实巡查防守、工程调度、转移避险等措施,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处置。要坚持系统根治、污涝统筹,从工程防御、数字赋能、完善机制等方面发力,不断织密织牢城市防汛安全网。
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全面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确保防汛物资数量充足、品种齐全、满足需要。推进防御物资仓库标准化建设,认真核查储备物资数量、质量,及时进行分类归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修订物资管理、维护等制度,对物资出库、在库、入库等作业流程进行完善优化。建立防汛物资统一调配机制,积极开展防汛物资调运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物资能够及时调运到位。
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防汛平台建设,运用数字力量让防汛变得更加智慧、更加智能。结合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将所有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标注上图,建成排水管网实时运行图。将雨量、水位、积水深度等数据和视频监控信息接入平台,整合接入大数据、城管、公安等视频监控,形成跨部门、跨业务信息感知网络。利用无人机、无人船航测,建立厘米级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倾斜摄影等技术,叠加监测感知网络数据,推动城市防汛由“拼脑力”被动应对向“拼算力”主动防御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