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大部地区有持续强降雨天气。滨州多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雷雨大风黄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当前我市已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面临的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7月22日,滨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视频调度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商研判当前形势,研究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从城市内涝到农田干旱,防汛抗旱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筑牢防汛抗旱的防线,显得尤为迫切。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技术在防汛抗旱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测、远程预警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水库、河道等关键区域的水位和流量,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参与的动员。防汛抗旱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平台,政府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动员公众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报告险情、分享自救知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跨部门协作的加强。防汛抗旱涉及多个部门,如气象、水利、交通、农业等。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是提高防汛抗旱效率的关键。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可以及时沟通信息,协调行动,共同应对灾害。
应急管理的完善。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重要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建设,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防汛抗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众、科技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滨州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预”字当先、未雨绸缪,统筹抓好城市防汛和水旱灾害防御,不断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加强保障,全力守护江河安澜、百姓安居、社会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