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滨州网评
【蒲湖新语】守护非遗之光  共筑文化传承
作者:鲁滨     签发日期:2024年10月25日     
阅读量:

  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保护和传承非遗也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对服务民生、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非遗项目种类繁多,涵盖口口相传的技艺、表演艺术、传统习俗、手工艺等多个领域。目前,滨州市有涵盖吕剧、胡集书会、鼓子秧歌、滨州剪纸、博兴柳编等国家级非遗项10项、省级52项、市级214随着吸收现代科技、艺术和设计理念,对非遗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逐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在当下,还有很多非遗项目的探索和传承仍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非遗项目本身的局限性,像一些非遗传承人仍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导致未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传承方式;有的非遗项目因传统手工制品,如木雕、刺绣等制作过程费时耗力,成本又高,难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其次,由于非遗项目学习难度大,周期长,收益小,再加上部分非遗项目的公众认知度低,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传承工作,导致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等。

  无论是非遗的守护还是文化的传承,这都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加强非遗项目的普查与记录为后续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基础数据。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扶持,从人员选定、教育培训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支持,为非遗项目选定合适的“继承人”。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鼓励科技创新,开发更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非遗产品,如文创产品、家居用品、服饰等,丰富传承发展新路径,让非遗文化传承和现代化生活、文化服务品质化提升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宣传、组织开展“非遗+”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创新融合和服务转化

  非遗文化来源于历史,存于当下,续于未来。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发展其艺术创造能力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编辑:王仪
 
 
更多滨州头条
宋永祥到惠民县调研
07-15滨州市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07-14滨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07-14滨州企业家张波将亮相“新征程上的奋斗...
07-14山高万仞 只登一步——探寻渤海活塞奔腾...
07-14滨州海关实验室组队参加国际棉花测试比...
07-14滨州中裕成功承办第二届军地融合营养与...
07-14滨州立足“一米高度”绘就儿童友好画卷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阳信县九大特色产业集聚成势 ...
07-15新闻发布|阳信县多维度发力 培育打造具...
07-15新闻发布|阳信县5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
07-15新闻发布|滨州海事局聚焦科技创新和流程...
07-15新闻发布|滨州海事局牵头成立“红黄蓝·...
07-15新闻发布|滨城区17个品牌主体入选首批“...
07-15新闻发布|滨化集团多个产品荣获全国制造...
07-15新闻发布|滨城区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
更多滨州政务
滨州市接待事务中心召开“以接待为媒、...
07-16【清廉滨州建设·“一把手”话清廉】 市...
07-15【清廉滨州建设·“一把手”话清廉】 滨...
07-15滨州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性提升赋能特色产业
07-15滨州市领导调研市检验检测中心
07-15宋永祥到惠民县调研
07-15滨州市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07-15滨州市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600万元 ...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