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各地研学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随着研学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游而不学”的现象尤为突出,使研学完全成了“走过场”。如何避免研学活动中“游而不学”,破解研学旅行“两张皮”困境?对此,笔者将以滨城区第一小学开展的高质量研学活动为例,分析梳理破题之路。
早在2004年,滨城区第一小学就开始开展研学活动。该校立足课堂,充分挖掘课程的文化价值,通过课内外高度融合、项目驱动,广泛利用教育资源,创建了“一核双翼四路径”研学体系。“一核”,即靶向落实核心素养之中的文化自信目标,建构起集“崇德、弘毅、尚能、立艺”四个维度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核心体系;“两翼”,即立足课程,精确把握课堂中的痛点,梳理课程中的文化要素;立足本乡本土课程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打通课内外之间的壁垒,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学课程和研学策略;“四路径”,即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确定了价值引领、内外融合、项目驱动、多维体验4条实施路径。
明方向,定策略,与课堂链接,解决痛点和堵点。研学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不能天马行空,率性而为。研学应该和课堂进行密切链接,让研学成为打通课堂内外,解决课堂中痛点和堵点的手段。教师团队应该认真梳理课堂中的文化要素,然后设计户外研学计划和策略,让研学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延展、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
定主题,重实践,与孩子生活链接,探索文化研学的实施策略和路径。研学活动的初衷是拓展教育资源,打破束缚学生的课堂边界。因此,教师团队应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将学生带到户外,带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让知识和现实生活在学生心中实现有效对接,让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滨城区第一小学通过创立“1246N”户外课程模式,编制了《大河之滨》黄河文化读本、《寻找诗情画意》户外研学手册、《美在笔端》写作手册,形成了一整套户外研学课程体系。同时,该校开通博客,将学生的研学风采及时上传,引起广泛关注,有很多博文被推荐到网站首页展示,激发了学生参与研学的积极性。
建课程,筑体系,多元驱动,完成文化育人高品质研学系统构建。该校研学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自2016年起,该校从学校层面开始制定规划,整体推进研学计划,为此开设了二胡、笛子、剪纸等30多门活动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展,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素养,也为研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目前,该校形成了学校、老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研学合作推进机制,并且将红色文化融入研学活动中,编辑出版了《周恩来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红色读本,起到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此外,该校针对研学目标和地点进行全方位项目化规划,设计出驱动性问题,采用读写联动、现场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提高素养。
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滨城区第一小学已经走出一条以提升文化自信为核心的高品质研学之路,有效解决了文化育人不显著这一弊端,也有效破解了研学中“游而不学”的困境。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各类文化竞赛中屡创佳绩,其中在全国“千班万人”阅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共有524人次在全国、省、市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累计在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和参与编制阅读教材达70多册,在全国各地讲课和作报告达到100多场次。
(作者单位:滨城区第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