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砂 张云梓 如果说时间是水,那么,那些难忘的记忆应该是水中的砂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徒骇河里面的水已经涨到路下的田里,因为河面很宽,河水湛蓝湛蓝,微风吹过,荡起鱼鳞般的小波浪,一层层荡漾着,给人很舒爽的感觉。 一路下来,路两边田里所有的沟渠水都是盈盈的,我知道又到了农民开春浇地的时令。尽管天气还很冷,田里的土壤却开始松软起来,有的地方还零星钻出了一些嫩芽的尖尖。一看到这些,我便兴奋起来,挖野菜的时候马上就到了!我也可以趁着挖野菜的机会让自己再次接近那些可爱的土壤,松松的、软软的并且带着温暖的春天的气息,似乎比什么都能让自己感到可靠、亲切。 记得小时候到了浇地的季节,我便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看那些大人们提着或者扛着铁锨在沟渠边劳作。如果哪里有漏水的地方,就会有很多人跑过去一块堵,哪怕是很小很小的露坑都不能马虎,不立即堵上的话,便会“决提”,那就无论如何都堵不住了,非得将扬水站的机器关掉才行。更多时候人们是悠闲的,大家便三三两两地唠嗑,父亲便经常在这个时候给我做柳哨,至今我还能听到很悠扬的柳哨声。 有朋友说,如果你感觉工作累了,生活烦恼了,就回农村,到老家转转,回忆一下童年便会好起来。这话不假,我每次回家都会将那些繁琐的工作忘掉,到田埂上走走,到小时候做过活的田里转转,无论是哪个季节,都会感到神清气爽。我会做几个深呼吸,甚至看看四周没有人就唱起歌来。 说到回忆童年,我的童年那叫不堪回首,不是艰辛,是因为我过于调皮,即使是一个男孩子,也不会及我。那个时候孩子们虽然没有现在孩子的玩具多,但花样却不少。我小时候经常与一群男孩子玩,跟着他们去村边地里拣上很多土块去与邻村的孩子打仗,我们一方攻过去,使劲投掷土块,把人家赶到村里。然后人家又弄了很多土块投掷我们,把我们赶回村里,如此反复,其乐无穷,一直到了黄昏,要吃饭了才回家。因为经常与人家打架,所以临近几个村子里面的孩子们都相互认得,于是如果那天不小心单独一个人碰上“仇家”了,那时心情是十分恐怖的,呵呵,现在想起来似乎能感觉到那种恐怖还在心头蔓延。特别是邻村如果放电影了,我们一定是要去看的,却又害怕人家报复,就跟着伙伴的哥哥姐姐去,我是没有哥哥姐姐的,就央求伙伴带上我,拽着那些大孩子的衣服坐在那里看电影,倒也相安无事,现在回忆一下,看电影的时候没有打过架,其实我们村放电影的时候,我都是放学后跑回家,搬了板凳占好地方后,就放心回家吃饭,从来不想着与邻村孩子打架的事情了。 货郎,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是什么职业了吧。我小时候可是特别盼着货郎来的,有时候在家正闷着,突然听到胡同里面响起货郎的拨浪鼓声,就迅速拿着爷爷偷偷给我的几分钱一阵风一样跑出去,货郎身边已经围了几个与我一般大的孩子,他们在寻找的东西基本与我一样,砖烧的印模,呵呵,想起这里来感到特好笑,真可惜现在孩子不知道这些是什么。那些印模有三国的,有西游记的,有红楼梦的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与红楼梦的了,我会精心挑选上几块,拿回家后就去河边找泥巴,这种泥巴不是一般的,是一种黑黑的泥,据说是特别耐烧,我弄回家后就在地上使劲摔,直到把泥巴“摔熟”,再把印模上的人物使劲扣在平整泥巴上,用力压,然后将印模取下,我自做喜欢人物图案就在泥巴上了,然后央求母亲做饭的时候将泥巴放在灶膛里使劲烧,我便拥有了很多的人物泥模。那时候这种泥模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农户的窗台上都会整整齐齐摆着很多,这些泥模是我们的财富,至今更是了。 男孩子终究要比女孩子调皮,有些事情我不敢跟他们学,我就在一边看,记得六七岁的时候,一个叫小惠的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有一次,他拿着一个栓了细绳的小瓶子,爬在村外的井沿上,慢慢把瓶子放进井里(井很深),一瓶一瓶往上提水,我喝了一瓶又一瓶,感觉很好玩,但我是不敢趴在井沿上的,回家后就学他的样子,趁父母都下地的机会找了一细绳,拴一个小瓶,爬到我家方桌上,方桌旁边就是成水的大水瓮,我一瓶又一瓶把水提上来,再倒进去,正玩得高兴,不得了,腿不小心把桌子上装吃油的瓶子给蹬倒了,等我看到了里面的油也流得差不多了。我不懂得生活的艰苦,那瓶子油可能是我们全家几个月的吃油吧,我也不懂浮力,看到油流没了,就用瓮里的水倒进油瓶里面,结果下面是水上面是油成了满满一瓶子,然后忘了用什么把桌子擦得油光发亮(因为有油),然后就搬了板凳规规矩矩坐着,瞅着房门盼着父母下地回来(那时我都是被锁在屋里),我想母亲肯定会表扬我的,我擦了桌子,干活了啊……睡梦中我听到开门的声音,一跃而起,两只手背在身后挺神气地看着母亲,却不想被母亲一下子提起来,放在炕沿上,我看到她去拿刀了!然后就感觉脖子那里一凉,我大叫一声,我以为我死了,过一会我慢慢回过头来,却看到母亲是用刀背吓唬我。现在偶尔说起这件事,老妈就笑,她说她不是疼油,也不是因为我皮,是怕我掉瓮里去。 毽子,这个大家都知道的,现在的孩子们也知道,不过现在是鸡毛毽子了,商店里面可以买得到,我们那时候都是自己做的,原料那时候是几个老钱(现在值钱了,康熙、乾隆年间的也说不定),几根漂亮的布条,一段麻线就可以做一个毽子。那时候女孩子除了在墙上倒立、翻跟头、丢沙包,跳房,再多的就是踢毽子了,我稍大一点后不与那些臭小子去打土块仗了,整天踢毽子,还经常与那些女孩子比谁的毽子漂亮。我为了能拥有一个漂亮的毽子是付出过“严重”代价的,快过年的时候,母亲要给我和妹妹一人做一件新衣服,将裁剪好的布料放在炕上,我偷偷将裁剪好的两只衣袖偷走剪成布条绑成毽子,母亲发现后,那次没有手下留情,用擀面杖打我,一直把我追到村前面的桃树园里面才收住她愤怒的脚步。 稍大点后,就不再那么淘气了,也开始像村里所有的孩子一样,帮着父母去地里干活,农村里的孩子地里活什么都得干,我也一样,拔草、锄地、打药、割麦子、掰玉米等等,我特别喜欢夕阳西下的时候,那时候微风习习,很凉爽,地里一望无际的绿色很是迷人,沟沿上的野花很多,受父亲影响,我最喜爱野菊花,父亲说野菊花最坚强,天很冷了,到了深秋,别的花儿不再开了,它们却开得最旺盛,淡紫浅蓝,带着淡淡的清香,在沟边朴素得开着,摇荡着,开到我的心里...... 作者简介:张云梓,滨州市公安局沾化分局交警大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