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艺 >> 文学
大平原(三百四十二)|自是痴情才动人
作者:马书贞     签发日期:2023年09月18日

自是痴情才动人

——浅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文/马书贞

 

  公元1075年,到密州担任权知密州军州事的苏轼,已经在密州经历了一年多的领导当地人民抗击旱灾和蝗灾的斗争。这一年多里,他和老百姓一样,到野外采摘野生枸杞和山菊花食用。纵然襟怀达观开阔如苏轼,面对饿的骨瘦如柴的饥民和被抛弃野外的孩子,心中自然也不会轻松他一面上书求朝廷赈灾,一面积极组织捕灭蝗虫,除了身心俱疲,以人之常情,这时他应该最思念那个能帮助他的亲人吧!于是,在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的夜晚,在残冬呼啸的北风里,忙碌了一天的苏轼,沉沉进入梦乡。在梦里,他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去恩师王方家给恩师祝寿,大醉醒来后一个人在恩师家的后院散步。略带酒意的苏轼,顺手采了一束飞来凤,想用浓烈的花香使自己清醒。透过稀疏的竹影,他意外看到了正临窗梳妆的师妹王弗。面对如花的师妹,他忘情地把花扔进了师妹的窗子。那一刻,王弗突然抬起头与苏轼四目相对。可就在这时,王弗的身影和面容却一点点变得模糊,苏轼努力地想大声呼喊,可王弗的影子却越来越远代之而来是可龙里父母墓旁王弗那座有些凄凉的坟墓。苏轼再也无法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他呼喊着爱妻的名字,却再也看不到艳若桃李的妻子。

  这时他突然听到了朝云的声音:“官人,你怎么了?”苏轼努力睁开眼睛,身边除了朝云,还能谁?朝云看到苏轼的样子,默默走了出去,只留下苏轼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于是,他擦干眼角的泪水,提起笔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从十六岁到二十七岁,妻子王弗只陪了他十一年,这十一年里,王弗替他尽孝父母,并生下了儿子苏迈苏轼的父母嘱咐他:“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因此,王弗的墓在苏轼父母墓西北,距离他们只有八步远。而在相伴读书的十一年里,王弗不时提点苏轼忘掉的知识,并帮助苏轼辨别哪些才是可以结交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弗在苏轼身边起到的不仅是贤内助的作用,还有一部分生活导师的作用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生活和读书上对于王弗的依赖。故而在王弗逝去后,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的悲哀,失去的不仅是生活中的佳侣,还有心里的主心骨。了解了这些,我们再看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写的这首词,就更能深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了。

  词的上阕从漫长的时间跨度上切入,十年的时间于一个人的生命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也可以改变一个人。故而首句二句说十年来天人阻隔,信息渺茫,彼此心中的挂念无处倾诉,逝去就意味着让思念成为永恒吗?因这绵延不断的思念,贯穿于作者十年里的每一寸光阴,即使排遣都挥之不去,又如何能忘却呢?起句以时间为线,将一片痴情倾泻而出,纵然是过了十年,我又如何能忘却你的好?接下来的转折,更加突出了这种悲伤的况味。既然如此深情,我们即便生死,也不该分离才是,然作者面对的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的坟墓,纵然是想要相伴,亦是徒然。没有我的日子,你是多么的孤单啊!这也是苏轼“千里孤坟”的意义所在。同时,这种叙述又是多重离别的一种表现方式,既有心理上的,又有时间上的,在看似不经意之间,作为文坛泰斗的苏轼的笔力,已令人叹。你孤零零的坟墓在那千里之外,我无处诉说心中的悲凉凄苦。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作者的凄苦已突破时空界限,深深感染了无数读者。而离开你之后,我又是一副什么样子呢?恐怕就算是能够重逢,你也不一定能认出我如今的模样,我已是满面苍灰,鬓发霜一样白了。上阕的最后一句,既是下阕的过渡与铺垫,又是对思念之情的加深与递进,如果上天能让我们重逢,你又会怎么看已经满面沧桑的我呢?那个红尘故人,你还能认识吗?

  下阕借助上阕末句的铺垫,直写梦境。这既是对上阕的回应,又是对上阕首句的解释,为什么“不思量,自难忘”?因为作者真的在梦里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求学的青年时代,回到了他们美好爱情初始的地方。深夜我在梦里忽然回到了时时怀念的故乡,只见你一如往常那样,坐在那间小屋的窗前,精心地梳理青丝,那时的我,常常会看得发呆。下阕的第句对这次相逢进行了模糊化处理,若是以前相逢,断不会无语,这里对时空顺序的杂糅,融合了以前的情景和现在的心境,所以才会有相视无语的画面。我们默默相对,无语凝视。别后种种,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任凭泪水倾落。这泪水,从你离开我那天起,已经流了十年,而今日的相逢,又是这泪水模糊了凝视着你的视线。然而此刻我又忽然梦醒,你瞬间在我面前消失,我想要追寻你远去的脚步已是不能,因此我伤心地想,那年年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山坡,正是我每每想起肝肠寸断的地方。因为你就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我,看护着我在红尘的每一寸光阴。结尾的一句,重回现实,扣住了首句“不思量,自难忘”这一主题。

  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诗词亦然。作为诗词巨匠的苏轼,其豁达的心胸令我们敬佩,同时其缠绵悱恻的儿女痴情更让我们动容。在这首词中,苏轼采取了虚实结合、时空交错、场景拼接、逐层铺垫的手法,使得整首词百转千回、刻骨蚀髓,让无尽的深情在平实的词句中跳跃,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把人性之美、情感之美书写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有了苏轼这种在千年里熠熠闪光的深情,才让我们在日渐冷漠的红尘中,获得了一丝丝温暖。

 

  作者:马书贞,当代武术文化学者,缚溶拳创始人、缚溶拳学研究会会长、精武名师、滨州精武体育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滨州诗词学会理事,曾从事记者、编辑、主编十余年,后受邀执教过西藏雪豹突击队,至今已在各类媒体、杂志发表文章逾百万字,内容涉及文学、武术、军事、史学、宗教、哲学、文学评论、红学、书法等方面。

 

编辑:王仪
 
 
更多滨州头条
宋永祥到包保企业现场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09-21滨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滨州建设...
09-21宋永祥会见山东建筑大学客人
09-22准确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论...
09-22滨州市召开平安滨州建设党外人士座谈会
09-21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主题教育专题读...
09-22滨州市召开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09-22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现场观摩...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滨州市创新建立“九个一”全员...
09-23新闻发布|滨州供销经验做法被全国总社、...
09-22权威发布 | “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文...
09-22权威发布 | 滨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09-22权威发布 | “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平...
09-22新闻发布|开门编鉴 编鉴为用 推动滨州年...
09-22新闻发布|“滨州历史上的今天”版块恢复...
09-22新闻发布|市委党史研究院用文字守护“滨...
更多滨州政务
滨州市人社局党组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专...
09-23滨州市人社局举办全市人社系统政务公开...
09-23关于公开征集滨州市职业培训监管平台的公告
09-23山东省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调研现场会在滨...
09-23滨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到市政务服务中...
09-22宋永祥到包保企业现场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09-22滨州市招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
09-22滨州市委政法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