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职业,叫作流浪者。
他并不是没有归宿,只是想前往罗马。
最开始,他身无分文,前行的方式只有两条跑得并不快的腿。尽管每天累到近乎失去知觉,但凭借坚定的信念,流浪者走过了无数城市:有白雪皑皑的山峰,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他见过霓虹灯璀璨的街道,也品过春天馥郁的花香。随着见过景象越来越多,他心中对罗马的期待也愈发强烈。
“那一定是个人间仙境。”他想。
当然,跟着他的期待一同变化的还有他的疲惫。这些天的长途跋涉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如果不是每经过一个地方他都要找一户人家赚一些“跑 “跑腿费”,他恐怕早已饿死街头了。”这样下去我估计要累死。”他想。
他想换个既快速又轻松的方式------乘车。
坐车的感觉的确很好。他把头靠近窗户,迎面而来凉风抚摸着他的头发,滋润着他的脸颊。惬意的风和难以言表的愉悦让他全身心都放松下来。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在车上,身边的几寸窄窗无边展现完整的风景。同时,它们也稍纵即逝。不过,为了能快些到达罗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伙子,你是要去罗马是吗?”问话的是流浪者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者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风霜,但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仿佛一盏明灯,在沟壑纵横的脸上点亮风霜中的光明。
"是的、”流浪者道、”您也要去罗马?"
老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乘车是到不了罗马的。"
“这我知道,毕竟隔了一片海,车总不能渡海吧!”流浪者道。
老者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乘车的这些天,流浪者与老者聊了很多。老者学识渊博,时常教给流浪者一些知识,这让他受益匪浅。老者给他的印象是仿佛就是一本历史书,记载了人类从古到今的所有知识。
在老者的教诲中,流浪者听得最多的便是如何做人。尤其是那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流浪者曾多次向老者询问其中意义,老者每次都以“只可自己体会”来回答他。
不知过了多久,流浪者抵达了港口。向老者告别后,流浪者在港口待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流浪者根据自已在老者那里所学到的知识赚取了一些路费,同时他也遇到了许多新的人。这其中既有起早贪黑的上班族,也有每天宅家的偶尔外出的游戏党;既有薪水微薄但依旧乐观开朗的保洁工,又有尽职尽责毫无怨言的人民警察······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流浪者望着这一切,不由地感叹:“人生,真是奇妙。”其实他早已凑够了路费,但这些天他一直有些迷茫,到底是继续往前去往罗马还是定居于此?最后,他决定登上船;前往罗马。
这一次的行途是他自己一人待在船舱中,并没有人能在他身边与他交流。一开始,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抵达罗马,流浪者的心中就充满了激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心中只剩下了孤独和无聊。
流浪者所在的船上并不是没有其他旅客,他们和流浪者之所以不交流,是因为每个人的目的地不同,出发点更是大相径庭。由于这种无言的孤独,流浪者时常走到甲板前,望着波浪滚滚的大海,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中途船靠岸过几次,来来往往有不少人,中间的城市也都很繁华。每当靠岸时,流浪者就犹豫要不要下船。毕竟罗马他并没有真正见过,无法确定罗马是否比它们更好。如果罗马并没有它们美好,自己岂不是错过了一次机会?如果罗马只是虚假繁荣,先前所听到的美丽只是谣言的话,自己先前所走过的路又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像迷雾一般,萦绕在流浪者的心头。
有一天,流浪者又一次登上甲板。但这次,流浪者一登上甲板,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之前空旷的天上不知什么时候被无数的星灯点亮,一颗颗晶莹的宝石不仅镶在了夜的黑衣上,更镶在了流浪者的心中。
以往他一直着急赶路,在车上,在港口都是如此。原来曾经一直被他忽视的东西,竟是如此的美好。迷雾被拨开,问题的答案也不再重要。因为,他只想在剩余在船上的时光欣赏沿途的风景,体会途中的美好。
下船的时候,他并没有像来时一样选择乘车。对于他来说,走人行道似乎更能观赏风景。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人行道上啊。”流浪者感慨道。此时的他,也终于理解了老者的那句话“看山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意思。
行走在人行道上,流浪者回忆着这一路的经历:最开始时的他怀着对罗马的憧憬出发,那时的他对周围的风景无比好奇,两条腿充满了动力;乘车时,他遇到了影响他路途后半程的老者,老者教给他许多道理,但这段时光他着急赶路,并没有心思观察车外白驹过隙船的世界;港口时,他遇到了许多人,也迷茫过前进的方向,但最后流浪者依旧选择了罗马;在船上,他度过了一段孤独的时光,幸运的是,他悟到了途中前进的意义······流浪者看着灯火如昼的城市,道:
“这一切,真是难忘而又梦幻。”
流浪者猛然想起老者的另一句话:“乘车是到不了罗马的”。当时他以为其中原因只是罗马隔海,而车不能横渡。原来老者所言的罗马,他早已到达,只是一直被忽略了罢。
夜空上有一排星星,从起点到终点连成一条“罗马线”,尽头的星星格外耀眼。
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流浪者,但何处没有流浪者?
作者:赵凌志轩 北镇中学 高一25班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