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基层,为爱创作,为眷恋的家乡写歌,为品质滨州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悦听滨州链接美好生活,我用声音为滨州服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路兴华的音乐世界。
路兴华,滨州市沾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创作中心主任、三级作词。路兴华从小就喜欢文艺,尤其喜欢唱歌。小时候村里的露天电影、广播里的“每周一歌”,成了他们这代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年少时他还曾偷偷做过当歌星的美梦。自上世纪90年代,路兴华开始尝试写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也许是从小就喜欢音乐的原因,后来就专注于歌词创作,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词作家、音乐人。
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路兴华1990年入伍当兵,1992年入党,1993年退伍后分配到沾化县机械厂做了6年工人,先后做过锅炉工和磨床工。在当时的环境里,一个烧锅炉的工人却成天想着当艺术家,看起来是那么的不靠谱,从工友们的眼神里,总能读出几分嘲讽,就像他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似的。
1999年的7月,对路兴华来说是一段难忘的时光。经过考试选拔,他有幸成为了沾化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这一干就是二十年。这次工作的转机,不仅改变了他命运的走向,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回了自信,也再次让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艺术家之梦被重新点燃,且熊熊燃烧。二十多年来,路兴华上班采访、写新闻,下班读书、写歌词,几乎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写作上,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起初的多年里,路兴华投稿了大量的作品,光邮票就是笔不小的开销。他当时每月工资不到300元,有时邮票钱就能花掉100元,但投稿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家人和朋友们对此都不理解,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是在浪费钱。尽管屡试屡败,但他依然苦心耕耘着自己的梦想,一刻也不敢停歇。直到2005年,多年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他的作品《寂寞花》被北京的文化传媒公司签约,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从此以后,他的歌词作品陆续从纸面走上了舞台、唱片、广播、电视、网络……看着自己笔下流淌出的文字乘着音乐的翅膀飞进千家万户,飞进千万颗心灵,那真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随着作品的陆续推出,路兴华不断接到创作邀约。2018年,他担任了“勇立潮头 走在前列”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群众交响合唱诗画(组歌)的歌词主创。这些作品中,有一心向党、忠贞爱国的,有青春励志、自强不息的,有寄情历史、古风古韵的,有妙语哲思、启迪心灵的,有正话反说、匠心独具的,有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一首首作品,涵盖了自然、社会、人文、生活与情感的多个层面。
2021年,路兴华进入沾化区文联专职从事文艺创作,这为他进行文艺创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和激情。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文艺工作者,路兴华觉得只有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把自己的心、情、思沉浸到人民之中,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温度、有筋骨、接地气、感人心。同年,怀揣着对家乡的热忱,路兴华创作了歌曲《HAPPY 滨州》,此曲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的传唱。2022年的春天,新冠疫情再度来袭,疫情面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份付出就是一份力量,他先后创作了两首原创抗疫歌曲《在一起》和《爱不隔离》,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其中《在一起》的网络点击量超过1.3亿,登上微博热搜榜,这也为滨州抗疫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期,路兴华结合“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精神文明品牌创建,为鼓励更多人深入了解滨州、深切爱上滨州、深情奉献滨州,陆续创作了《黄河楼》《在知爱建一起来》等几首歌,其中《黄河楼》于2022年2月18日在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会前播放。这些原创作品生动实践着“在知爱建”主题,为助力品质滨州建设、讲好新时代滨州故事、塑造滨州良好形象贡献了强大文艺力量。
“一说滨州,就会想起什么”?是依黄河而建的澎湃汹涌,还是向海而兴的逐梦深情,是伟大的军事家孙武,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果脆鲜甜的冬枣,还是金黄清脆的鸭梨……2022年底路兴华创作的《一说滨州就想起你》,一经发布便好评如潮,并迅速成为滨州一张靓丽的音乐名片。这首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个字,但倾注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热爱。2022年初,他接到了上级再创作一首优秀滨州原创歌曲的光荣任务。高兴之余,他又倍感压力,因为他知道歌曲既要有较高艺术水准,又要能广泛传唱,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来不及考虑那么多,路兴华就立即投入到了创作中,首先他查阅了大量滨州史志资料,重新从文字中认识滨州;之后,他从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出发,感受着20万子弟兵、82万民工铸就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沿着126公里海岸线,感受深邃海洋带来的广阔空间,在30万亩的冬枣林和10万亩梨园里,感受香甜悠长的滨州味道……为了写尽滨州的风土人情,路兴华走遍了全市7个县市区、数不尽的镇街、村庄,积累了大量的采风手稿。这首歌从作词、作曲、编曲、录制历时整整一年,最后,当《一说滨州就想起你》这首歌最终定版的时候,他兴奋得就像一个孩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1年、365天、8760小时……最后凝练为176个字,这176个字,是无数个星点灯光下伏案深思的深夜,是无数次炎炎烈日下实地采风的汗水,更是路兴华对于家乡的如火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