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阳信讯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眼下,在阳信县金阳街道万亩梨园,香味浓郁、皮薄肉丰、脆嫩多汁的“新梨七号”(媚梨)挂满枝头,当地村民朱万云正和家人忙着采摘、分选、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阳信县是“中国鸭梨之乡”,梨树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面积10万余亩,涵盖“鸭梨”“新梨七号”“秋月”“黄冠”等50余个品种,年产量20余万吨,今年8月获“中国气候好产品”称号,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初步认定。
“2019年,在镇农技站帮助下,我改种了‘新梨七号’,目前正处于盛果期,每亩能产3000多公斤。我现在共有12亩梨园,预计今年能收入10万元。”朱万云表示,由于“新梨七号”品质优良,具有香甜、可口、清爽、润肺和易储存等优点,深受济南、天津等周边地区客户青睐,价格与以前传统的鸭梨相比也是高出不少。
良种是农业生产的“芯片”。聚力梨产业品质升级,阳信县不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在保护好老品种的同时,引进“新梨七号”“红酥蜜”“红酥宝”“山农酥”等新品种。同时,阳信县积极探索梨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打造现代梨园示范展示园、建设数字农业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等手段,增强示范效应,有效促进了梨产业发展。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梨专家团队在金阳街道培训梨农2700人(次),建成实践基地5个,推广新品种2800余亩,仅2023年就帮助金阳街道梨农增收约3000万元。
“金阳街道是阳信梨主产区,我们投资300万元建设了现代农业智慧管理平台,免费对梨农开放,对接入管理平台的梨园,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了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用水量、酸碱度、病虫害等情况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由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定期查看平台数据、掌握情况,提供专业指导意见。根据传回的数据和专家意见安排相关指令,通过自动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对肥料、水科学配比,实现对不同品种梨树的精准化、自动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丽表示。
阳信县不断拉长、拉深梨产业链条,通过实施鸭梨产业品质赋能升级、品种更新换代、品牌培育提升“三品工程”,继续支持梨产品深加工企业向产品多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这款总酸含量超过6.5g/100ml的果醋,在酿造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2.5公斤梨才能制作成这样酸爽的1盒口服液。”阳信县唯美梨醋(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霞介绍,这款产品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和生物工程技术,已获国家专利。
以唯美梨醋为代表,阳信县先后建成梨精深加工企业9家,开发出梨醋、梨汁、梨酒、梨花茶、梨木家具等五大类10多个品系,梨产业总产值超9亿元;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设计开发出9个品类15个系列的梨文创产品,梨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这边媚梨采摘忙,那边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走进位于阳信县商店镇南小王村的葡萄园,只见一座现代化连栋大棚内一行行粗壮的葡萄树枝繁叶茂,一串串犹如宝石的葡萄缀满枝头。
“这里的葡萄有‘巨峰’‘京超’‘京亚’等几个品种,它们的成熟期各不相同,目前已陆续成熟上市,一亩地除去人工、肥料等各种成本开支,净收入达1万元左右。”王家村葡萄园负责人王圣林介绍。
据了解,商店镇葡萄种植农户超过600户,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带动5000余人就业,年产量8000吨。该镇主要种植“巨峰”“京超”“京亚”“户太8号”“美人指”等早、中、晚葡萄品种,并积极引进了“黑蜜1号”“牛奶葡萄”等高端品种。每到成熟期,这里就成为周边群众体验采摘的首选地,前来采购的经销商也络绎不绝,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阳信县已连续举办35届梨花会,连续6年举办葡萄采摘季、文化嘉年华、“葡萄王”大赛等相关特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宣传,“阳信牛肉”“阳信鸭梨”“商店葡萄”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的知晓率和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
“我们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新、优、特休闲采摘农业,做强做大‘甜蜜产业’,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阳信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荣亮表示。
据统计,今年阳信县西瓜、甜瓜等瓜果类种植面积1000余亩,梨、葡萄、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0.5万余亩,“甜蜜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