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 中央媒体报道
热解读|这场重磅座谈会,习近平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
作者:     签发日期:2023年06月04日

热解读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

6月2日,一场高规格的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专门召开座谈会。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谈“两个结合”,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总书记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称其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总书记在此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明所从来、知其将往,思考过去、瞩望未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中沉淀的,正是走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向前追溯,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并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分别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实践意义和基本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伟大的“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实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逐步深化。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特别强调“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结合”的主体推动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此后,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倡“两个结合”,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较为详细地阐明“第二个结合”的具体内容,再到召开此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目标越来越清晰明确、越来越立体丰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有力助推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内在贯通,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相互融通,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怀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岳麓书院中,总书记凝望“实事求是”匾额,指出“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三苏祠中,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在殷墟遗址,总书记重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在运城博物馆,总书记要求“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总书记嘱托“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

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次次身体力行,彰显对中华文化的深刻思考,寄托对“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殷殷期许。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优秀传统文化的灯塔,正在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征程。

编辑:闫晓亮
 
 
更多滨州头条
省政协主席葛慧君来滨州调研
09-21滨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滨州建设...
09-21宋永祥会见山东建筑大学客人
09-20宋永祥会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客人
09-20滨州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09-20滨州市五经普工作暨经济运行调度推进会...
09-20【滨州日报评论员文章】深刻认识开展主...
09-21滨州市第二十届运动会闭幕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滨州市人社局扎实推进社保基金...
09-21新闻发布|截至6月底市人社局承担的4项社...
09-21新闻发布|​逐步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
09-21新闻发布|滨州普查工作经验、成果应用做...
09-21新闻发布|北镇街道耿家社区建立全省首家...
09-21新闻发布|上半年滨州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09-21新闻发布|滨州仲裁办出台十条措施助力企...
09-21权威发布 | “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平...
更多滨州政务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主题教育专题读...
09-21宋永祥会见山东建筑大学客人
09-21滨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滨州建设...
09-21新《反间谍法》特别强调了这一重要规定!
09-21李春田到博兴县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和...
09-21十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完成反馈
09-21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品质滨州建设新实践
09-20滨州市五经普工作暨经济运行调度推进会...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