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法国心理专家来滨州了 丹尼尔·高朗“把脉”青少年心理困境

发布时间:2018-04-19 09:11:07   25084 作者:记者 张猛猛 通讯员 蒋芳芳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4月19日,第三届黄河三角洲精神卫生国际论坛召开。按照日程安排,4月17日至18日,法国心理学专家丹尼尔·高朗受邀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心理治疗示教。本报记者现场聆听了心理家庭治疗过程并近距离采访了高朗教授。作为10年来一直关注滨州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老朋友”,高朗教授希望通过中法精神心理学术协作中心的示范,帮助滨州有困扰的青少年家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9岁小女孩只跟奶奶睡,一些轻微小事都会让她害怕

下午2点30分,一位9岁的小女孩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精神病学教研室,她的就诊病历记录显示,这位小女孩从来不跟父母睡,坚决要求和奶奶一块睡。而随着询问的逐步深入,大家发现小女孩的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在翻译的帮助下,高朗教授简单了解了小女孩和父母的家庭情况。小女孩的父母开着一家蛋糕店,每天早起晚归,周六周日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孩子一直是由奶奶抚养。后来小女孩的父母又生了弟弟,对于小女孩的照顾就只剩了晚上检查作业。

“从去年开始,我们慢慢发现孩子有不对劲的地方。”小女孩的母亲表示。最开始每当她检查作业,女儿总是要问很多遍“作业真的做完了吗”?而且往往一个字写完再擦掉,容不得一撇一捺的歪斜,量不大的作业经常从傍晚5点做到晚上10点,问她时回答说“怕挨老师训”。后来女儿的恐惧越来越严重,春节过后发展到一些轻微的小事都会害怕。“坐车蹭了座位要不要紧?”“碰了同桌一下胳膊要不要紧?”“扯了哥哥姐姐一下衣服要不要紧?”“卫生纸用了忘了扔垃圾桶了要不要紧?”白天和正常孩子一样玩耍,晚上她会把一天的小事对着奶奶、妈妈问个不停。更有甚者,她慢慢开始问“奶奶死了要不要紧?”“爸爸死了要不要紧?”“舅妈出门会不会被车撞着?”,从至亲发展到周边亲属,一些莫名的担心总会萦绕在小女孩心头,也使得她晚上很晚才能睡着,她老觉得“有人来找她”。期间,小女孩的母亲强拉她在身边睡觉,几天后女儿又跑回老屋,坚决跟着奶奶生活。

听闻小女孩爱画画,高朗教授就让她画一幅画,这期间又跟小女孩的父母询问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小女孩的母亲说,女儿的奶奶特别宠她,小时候洗手洗脸奶奶都包揽下来,也造成了孩子特别依赖奶奶。两人每天忙于店里生意,很少有时间进行亲子活动。可能孩子很孤单,每次看到爷爷、奶奶吵架,爸爸、妈妈吵架,总是表现得特别害怕。上学十几天后,她跟奶奶说,上学上够了,不愿写作业,想去死。

说话间,小女孩的画画好了,内容是一间大房子,里面有一个小女孩和一朵花。

“房子里还有别人吗?”高朗教授问。

“没有了。”小女孩答。

“这么大的房子一个人,不感到害怕吗?”高朗教授问。

“不害怕。”小女孩答。

“为什么?”高朗教授问。

“因为小女孩要照顾这朵花,她不害怕。”小女孩说。

“那你感觉害怕时,想不想问问父母,他们害不害怕?”高朗教授问。

小女孩沉默。

高朗教授建议小女孩进行集体群像治疗,父母要与其增进关系

将小女孩和父母请去独立的空间后,高朗教授和同事们一块讨论了小女孩整个家庭的行为。

高朗教授认为,“一家人身上都表现着担心,全家都很担心写作业。”妈妈的担心体现在每时每刻都要说话,所说的许多信息都集中在女儿害怕上,但在诉说行为时却没有做出好或不好的评价。爸爸虽然一直面带微笑,但是表情看起来也是非常担心女儿。当被问及小女孩是否听过许多中国鬼神故事的时候,孩子妈妈表现出的是不确定的态度。在讨论中,滨医附院心理科主任崔明湖表示,小女孩及其父母的表现是一种关系的疏远,从画作中可以看出,孩子对父母是一种忽视的态度,整个描述看到的症状是强迫的症状,伴有恐惧、抑郁的情绪存在。

高朗教授和同事们给予小女孩和父母提供的建议是,“在家庭里应该照顾到每位成员,让她感受到你们的存在,就和秦皇河大片的郁金香一样都应该照顾到。”父母应该找个假期带着孩子出去玩一玩增进双方关系,同时父亲母亲两人在工作之余也要找到让自身高兴的事物,不要太过担心女儿。同时建议小女孩进行集体群像治疗,在与一群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摆脱孤单的情绪。

在治疗结束前,高朗教授的同事内里·汉德默施博士画了一幅“花朵”,他将“花朵”交到小女孩的手里说,“希望你能保存好,照顾好它。”同时汉德默施博士表示,也会将小女孩的画作收藏好,“你要像那朵花一样自己照顾自己,试着去克服,要变得强大起来。”

整个过程用时1个半小时。

“情感情绪是所有人共通的”,希望帮助滨州有困扰的家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丹尼尔•高朗,医学博士、法国南特市卢瓦尔大区精神健康医院联合体儿童及家庭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法中精神健康交流协会主席、滨州市心理卫生学会名誉会长,擅长系统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疗法。高朗教授的同事精神病学专家内里•汉德默施博士,儿童精神障碍护理专家奥利维尔•亨伯特•皮莱、贝努瓦•贝尼耶一道前来。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高朗教授说,“孩子出现问题是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标志。”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厌学、早恋、家庭内亲子暴力冲突等常常是困扰家庭和学校的棘手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丹尼尔•高朗介绍,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的特点: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就和上面小女孩发案例一样,高朗教授认为,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跟不跟妈妈睡”、“孩子害怕写作业”这样的某件事,也不要单纯纠结于孩子高考焦虑,而应考虑孩子的成长,高考过后又要面对读大学、就业等各种选择,孩子怎么成长,家长怎么接受孩子,都要长远考虑,他们要与整个家庭沟通,发现哪个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尝试着解决问题。

高朗教授说,他与滨州近距离接触已近10年,与滨医附院成立中法精神心理学术协作中心也已3年了,对于滨州已经非常熟悉。虽然法国与中国距离遥远,风俗习惯不同,甚至吃的食物也不一样,但情感、情绪是没有多少区别的,恐惧、焦虑所有人都一样。希望通过他们的工作,让滨州有困扰的青少年家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滨医附院心理科主任崔明湖表示,在法国南特,他们建立起了完善的青少年心理救助体系“青少年之家”,在各个区、学校都有观察员,参与者不单纯是心理医生,还有教师、律师等,某个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有多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交流,整个体系在法国影响很大。现在滨州的共青团、学校都有开展青少年心理救助工作,但比较分散,因此要通过高朗教授及其同事的示范区学习,早日在滨州建立其一套青少年救助的完整体系。

责任编辑:宋静涵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