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的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或是民间艺术,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传承。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这些非遗文化,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由于其权威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在非遗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能够为非遗文化提供一个宽阔的展示平台,通过专题报道、深度采访等形式,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将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非遗项目呈现给公众。以《齐鲁非遗》专栏为例,该栏目通过深入山东各地,采访非遗传承人,详细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以及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此外,该栏目还会邀请专家学者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观众更全面地理解非遗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山东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说,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新媒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通过社交网络大平台,通过直播视频等方式人们可以直接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不仅可以在线学习非遗技艺,还可以实时提问,获得反馈,这极大地拉近了非遗文化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其次,新媒体的内容更新速率极快,可以实时报道非遗文化的最新动态。比如,青岛的“海蛎子壳雕”技艺,借助微博、抖音等平台的推广,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这门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之中。
虽然新媒体在传播非遗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依然不可替代。因此,应该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宣传报道。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深度的专题报道,为非遗文化提供一个宏观的展示平台,通过翔实的报道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灵活多样的展示,特别是通过短视频形式,将非遗技艺的魅力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公众,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山东济南的“黑陶”技艺,就是一个成功的传承与创新案例。传统媒体通过专题报道,介绍了“黑陶”技艺的历史渊源,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而在新媒体方面,不少“黑陶”工艺师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发布制陶过程的短视频和图片,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这门古老技艺,还在线上开设教学课程,吸引年轻人学习和传承。
山东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既尊重传统又拥抱现代,既保持本真也接受多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使用,可以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为多样的方式。通过各种媒介共同努力,山东的非遗文化能够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