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书会就像一坛老酒、一瓮高汤,八百年历久弥新,味道越来越醇厚。
宋元至今,在乡土、市井之间,胡集书会的生长传承,并非一帆风顺、一路绿灯。如今胡集书会的“曲山艺海”,离不开艺人们“顶风冒雪”地坚守,离不开书迷们农闲时节的文化渴求。正如当地谚语所说:他们“不图宅子不图地,图的是胡家集那一年十三台子戏”。
这书会,并非一成不变、一切照旧的老故事,它紧随文化市场的变动而起伏、更新。如今,书会之所以能跳出庄稼地,走出胡集,驰名海内外,广邀远方艺人“华山论剑”,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头号书迷”的深情推介,更离不开“闪电模式”的现代传播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集书会经历了若干个第一次:第一次被摄影、摄像,第一次被撰文介绍,第一次登报上新闻,第一次上网,第一次直播……从闭塞到开放、从乡土到城市、从民间到象牙塔,胡集书会一直在开放中求新、求变。
正因为有了这些“第一次”,这个文化磁场的魅力倍增,并发挥出爆炸性的吸引力、传播力。这些“第一次”,不仅是胡集书会的发展历程,是滨州的成长足迹,还是吹不散的童年记忆和乡愁。
山东电视台记者站在猪圈上完成书会的“第一次”摄像
胡集书会的第一次摄影、摄像,是在1981年。
这两个第一次,要感谢惠民地区(滨州地区)艺术馆文艺工作室主任王树桐。当年的正月十一,在惠民县文化馆馆长杨子玉、胡集公社文化站站长胡同利的陪同下,王树桐带领散文家飞雪、山东电视台记者孙亚非、摄影师李建国3人来到胡集。
第2天,胡集书会上有100多档艺人在此摆摊亮艺,这让他们非常兴奋,立刻打开设备开始记录。不料,孙亚非的摄影机引发了麻烦。
当时,农村的电视机特别少,农民群众根本没见过摄像机,甚至有人没见过电视机。孙亚非那台摄像机如同高射机枪,让大家很新奇,好多小青年不听书了,跟着孙亚非到处转。摄影机到哪里,人群就拥到哪,孙亚非、胡同利被挤得东倒西歪。为了摆脱人群,也为了拍摄大场面全景,胡同利找来一架梯子。孙亚非扛着摄像机登梯子上了猪圈,站在猪圈上,把1981年的书会场景录入了时代。
今天,李建国所留下的老照片尤其珍贵。他自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摄影工作,后来他成为滨州日报摄影记者,几乎每一年都到胡集拍照。他用镜头,将骑着自行车赶会的艺人、请书的村主任、听书的老太太、大湾场院的演出、名人的轰动效应……都如实地记录了下来,他还将老照片送给了艺人、群众留存。
每一张老照片背后都有故事。2018年胡集书会现场,滨州摄影师李健生发出一张特殊的“寻人启事”。启事上,“推着爸爸赶年集”的照片,记录的是高青县大张村一群众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推着老父亲逛书会的场景。主人公的孝道感动着摄影师,也感动了读者。
近年来,惠民县、胡集镇组织策划了曲艺摄影大赛和优秀摄影展,很多群众在老照片中寻找自己和家人的身影,形成新风气。
1982年省曲协“第一次”全面调查书会,1983年书会新闻“第一次”见报
有了第一次摄影、摄像,紧接着就有了第一次撰文推介、第一份调查报告。
1982年,经过两年考察,杨子玉写成文章《一个历史悠久的灯节书会》,被收集于1982年11月惠民县政协编辑的《惠民文史资料》中。该文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篇关于胡集说书情况的介绍,文章叙述地全面细致。据该文记录:1982年的灯节书会,来自济南、淄博、沧州、德州,河北省南半部、惠民地区黄河以北6个县的300多名艺人共计表演150余档曲艺。
同年春节,中国曲协山东分会副主席张军带领省戏曲研究室曲艺组专家,首次对胡集书会作了全面调查,写成了专题调查报告,向全国曲艺界介绍书会。同时,孙亚非拍成电视新闻片,于当年正月十六晚向全省播放。
这些推介,让书会第一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曲艺界扬名。
正因此,1983年春节前夕,省文联、省文化厅、全省各地区曲艺工作者50多人,都要来胡集观摩。消息传到北京,北京市曲协负责同志也要来考察。
也正是在那一次,胡集书会新闻首次见报。1983年正月十三,王忠烈、韩克顺撰写稿件在大众日报头版刊出,题目为《灯节书会重放异彩》,全文大约600字,这是该书会的首篇文字报道。1985年创刊后的惠民大众(今滨州日报),更是每年聚焦胡集书会,重点刊发大篇幅专题报道。1987年2月14日,惠民大众以整版形式报道了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这个名字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虽然胡集书会是个传承久远的文化盛事,但直到1980年代,对外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名称。张军、王树桐、飞雪等人商量说,胡集历史上有三月三观音庙会、六月九日关帝庙会、九月十五物资交流会,而这说书听书活动集中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因此大家给出了一个名字:“胡集灯节书会”,以后简化为“胡集书会”。
回头看,有两部电视纪录片非常珍贵。一是1987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胡集书会电视纪录片《乡间的艺术节》;二是2005年山东卫视和香港凤凰卫视录制的介绍胡集书会的节目。它们在国内外播放,引起很大反响,是不可复制的历史资料。
山东大学的学术研究、韩克顺著《胡集书会》,均是探讨书会的精品力作
胡集书会进入学术研究,其主力和代表,是山东大学师生。
山东大学教授李万鹏是山东省民俗学会首任会长,也是山东曲艺家协会顾问。1987年开始,他5次携师生来做田野作业。众多国外学者来访,正是因为他当了桥梁。他在深入调查中得出一些富有启发的观点:如胡集书会是由集市发展而来,原本就是个文化产业。根据1936年成稿的《续修惠民县志》中提到,请书的村子大概有300多个,来胡集参加书会的艺人共有1000多人。
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张玉写成了硕士论文《民间艺人,书会传承与乡民社会——胡集书会调查与研究》。而后,华中师范大学郝沛然也写成硕士论文《音乐与养家糊口——山东省胡集书会研究》。
近年,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李浩、王加华等人多次来调研,形成了大量高质量论文。如王加华有《中国节日志·胡集书会》《胡集村》等相关著作,并拍摄了胡集书会纪录片一部。
如今,走近、理解、研究胡集书会,尤其离不开滨州日报原副总编韩克顺所著的《胡集书会》一书。该书于2010年出版,刘兰芳作序,姜昆题写书名。
韩克顺生长在胡集村,是一名热爱曲艺的资深记者,又是一名著作颇丰的作家。正如刘兰芳所说:该书既有亲历实录,又旁征博引;既介绍了曲艺知识,又记录了民间艺人;既描述了书会现状,又有理论探讨;既有书会大场面,又有艺人小故事。该书具有显著的鲁北大平原地方特色和浓郁的黄河三角洲民宿风情,对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今,人人都有智能手机,连老人都在用它录音、录像。这些照片、音频、视频不断上传,营造了一个“网上胡集书会”,让不能赶到书会现场的人也纷纷点赞、转发。书会的报道形式也日益丰富。除了照相机、摄像机、航拍器外,最为突出的是各式直播,既有图文直播,更有视频直播。自2021年起,连续3年举办胡集书会优秀曲艺节目网络展播,来自全国41个地市154个优秀节目登上了展播平台,央省市县4级媒体同步直播。2023年、2024年,胡集书会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演”合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