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 中央媒体报道
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好山好水好经济
作者:     签发日期:2024年02月12日     
阅读量: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冬天的大东北,好不热闹。不仅哈尔滨火出了圈,就是更冷更靠北的漠河、北极村也纷纷成了热门的“打卡”地。特别是号称“中国北极”的北极村,更是迎来游客的爆发式增长。人们说,越冷越向北。而在江西的婺源,那里的人们也把美丽生态变成了美丽经济。先到北极村去看看,那里到底是怎么从“冷”变“热”的?

零下27摄氏度,当地人却说很暖和,因为就在几天前,这里还是零下40多摄氏度。这里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因为它位于中国的最北端,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北极”。

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是中国最冷的村庄。北纬53度,与俄罗斯一江之隔,又让它成为我国边境线上最北的村庄。过去,因为最冷、最北

,不少当地人选择了离开。如今,同样的原因却又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2015年,北极村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后,经济支柱也从农业捕鱼业变成了旅游业,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

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考察调研。

民宿店主史瑞娟:“整个北极村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街道整洁了,马路也宽敞了。以前就是脸朝土地背朝天,现在每天都有收入,所以每次见面都觉得他们乐呵呵的,心情特别好。”

北极村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保护生态,深挖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北极村不仅民宿火了,各种依托冰雪的文旅活动也一起火了。冰上龙舟、马拉爬犁、雪上摩托、冰面冬捕、篝火晚会……开一个火一个。

因为各种冰雪活动火爆,史瑞娟的老公也做起了马拉爬犁生意,每天他都要带着游客去找北,从早忙到晚。

在北极村,似乎一切都能和北挂上钩。找北,也就成了只有在这儿才能独享的快乐。最北客运站、最北转播站、最北人家、最北咖啡厅,当然最火的还要属这里:北纬53度29分52.58秒,这里是中国最北的邮局。几乎所有到这儿来的游客都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写明信片。写上心里话,盖上最北邮局的邮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北极村值得被大家永远记住。这里春有百里杜鹃、夏有北极光节、秋有五花山色、冬有冰天雪地,四季各不相同。

黑龙江漠河市副市长、北极镇党委书记文竹:“我们围绕一年四季皆旅游的理念,发展特色旅游,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成为我们村民们的金山和银山。”

秉持这样的理念,2023年漠河市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近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近18亿元,同比增长5倍多,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许睿锋之前一直在长沙做电商,去年他返回北极村开了家铁锅炖。

北国特色不仅带火了民宿、餐饮、文旅休闲,每年长达8个月的寒冷天气还为一种特别的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是最北的村庄,也是最冷的村庄,北极村曾经一度达到零下52.3摄氏度,这使它成为中国最寒冷的村庄。这本来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如今却成了一种优势。北极村用这种“冷资源”,一举打造出了“热经济”。

极寒天气让北极村的寒地试车产业一片火热。每年一入冬,就会有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云集于此,利用当地漫长的极寒天气,对车辆进行各种测试,越冷越忙碌。

寒区测试产业还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发展,年消费总额超过5000万元。

除了汽车以外,这里还可以对光伏面板、建筑材料、飞行器等产品进行寒区测试。产业链不断延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就这样,北极村充分发挥极寒地带特色,将“冷资源”打造成“热经济”,把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北极村,人们把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而在江西婺源的石门自然村,人们则把美丽生态变成了美丽经济。

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地带,三面环水,白墙黛瓦,小河绕村而过,如国画般令人心醉。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也把家安在了这幅画里。每年都会有大批爱鸟人士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一睹它的芳容。

2023年10月,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详细了解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和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保护等情况。

石门村很小,全村只有512人,总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在2019年以前,石门村和全国许多偏远的村子一样,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茶叶等传统农业,没什么增收手段。

虽然守着绿水青山,但老百姓却过得紧紧巴巴。到底怎么才能用生态资源发展经济呢?这让当地政府颇费了一番心思。

绘壁画、装雕塑,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乡村人居环境,石门村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花海经济、观鸟研学、月亮湾风光、晒秋民俗等全季旅游,吸引了全国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与此同时,石门村还引入婺源县文旅集团,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石门村年接待游客不足3万人次,2023年已突破50万人次。撑竹筏、卖土特产、建民宿、办餐饮、卖茶叶……村民们的增收渠道大大拓宽了。2023年,石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美丽环境终于变成了美丽经济。

尝到甜头的村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金饭碗”其实就在身边。如今,每位村民都成了保护生态的志愿者。因为大家知道,守住这份美丽生态,也就守住了“金饭碗”。

编辑:闫晓亮
 
 
更多滨州头条
宋永祥:走在前 挑大梁 勇争先 携手共创...
01-13快讯!滨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
01-13现场直播|滨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开...
01-12参加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向...
01-13政协第十二届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
01-11看亮点 谋发展 | 滨州省级重点项目投资...
01-13滨州市老年大学入选首批“全国老年大学...
01-13“三大战役”强攻坚 招商首战结硕果
更多滨州发布
新闻发布|滨州市政协14项履职成果、创...
01-12新闻发布|滨州市政协持续深化“五大平...
01-12新闻发布|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八个四工...
01-12新闻发布|滨州市两会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就绪
01-12新闻发布|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突...
01-10权威发布|滨州市“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
01-11新闻发布|常按这三个穴位对头昏头痛、鼻...
01-11新闻发布|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出现流感症...
更多滨州政务
宋永祥:走在前 挑大梁 勇争先 携手共创...
01-06东临复线穿越滨州城区管道整治工程 环...
01-1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
01-13守为民初心 护民生发展 以实绩实干实效...
01-13滨州市委政法委举行 “亮结果”活动
01-13快讯!滨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
01-13“三大战役”强攻坚 招商首战结硕果
01-13实干担当走在前 奋勇争先挑大梁——2024...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