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地: 滨城   沾化   邹平   惠民   阳信   无棣   博兴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海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文艺 >> 文学
大平原(三百六十九)|春日往事
作者:高延新     签发日期:2024年04月16日     
阅读量:

春日往事

/高延新

 

  春日的田野有了生命的律动显得不再空旷萧条。青青麦苗也从冬眠中醒来,铆足了劲地疯长。老父亲指着麦田里大型的灌溉设备说:“你看现在种地多省事,全部自动化,省时省力,效率高。这跟咱种地那会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父亲这么一说,我很自然地回想起曾经我们一家人在泥土地里摸爬滚打的日子。虽说往事不堪回首,可触景生情,谁又能安抚剧烈跳动的心,谁又能阻止高速运行的大脑。

  清贫的岁月里,土地就是庄稼人的命。土里刨食的日子里,庄稼人拿土地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亲。尤其是麦苗返青后,田野就成了庄稼人“家”以外的另一个“家”。小时候,最不愿听到的就是“上坡”二字,因为我童年的快乐就是被这两个可恶的字“吃”掉。父母带着我们孩子们上坡,既能照看了孩子又不耽误地里的活,即使我们孩子再不情愿,也要乖乖去做,父亲那凶巴巴的眼神,犹如两把利剑,看看就能吓掉魂魄。躺在软绵绵的麦苗上,跷起二郎腿,刚想美美睡一觉,便被母亲扔来的一个土坷垃惊一跳,抓紧爬起来,定一定神。“这里可不是睡觉的地方,麦苗都被压蔫了,还怎么吃馒头,拿条包袱去地排子车下面睡去。”母亲扔掉手里的麦蒿小心翼翼地扶起被压倒的麦苗说。我们几个孩子把地头的麦蒿平铺,然后再盖上包袱,享受着“躺平”的快乐,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再一睁眼,已是中午,父母开始收拾准备回家。我们孩子们不喜欢这样的日子,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扭转,只能像囚笼的困兽一样没法获得想要的自由。风吹日晒,漆黑的皮肤,脏兮兮的双手,这就是童年的我们。那时的我们总感觉父母是偏心的,他们爱土地,爱庄稼要胜过爱我们。孩子终究还是孩子,突然有了这种想法,那时的我们天真无邪,还带着几分邪气。虽然不服气,但又不敢去抗衡。

  真正懂事了,还是从走进了校园以后。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春天。冬无雪春无雨,土地干涸麦苗枯黄。这可把父亲急坏了,浇不上地庄稼面临绝产,没有了收入我们几个孩子的学杂费就没有着落。那几天,父亲天天骑着车子沿着河崖去看黄河水的调度情况:黄河水的大小,到了哪里,父亲都要弄个清清楚楚。这样父亲可以根据情况提前布局。浇地,赶上白天还好,要是赶上晚上,那可真要了命。提前修好的“龙沟”需要水的检验,哪里跑水,哪里需要加固,白天能看得清清楚楚,要是到了晚上那可不好说,万一赶上晚上,那就需要全家齐动员(巡检),看管好龙沟不跑水。水比金贵的时刻,全家人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确保不出任何闪失。有时候就是这么巧,怕啥就来啥,果不其然黄河水晚上来到了,父亲忙乱中把我们叫醒,当时我们几个孩子特别兴奋,赶紧跟着收拾需要的物资。

  夜晚的星星很美,月亮也出奇的亮。父亲担任“总指挥”,母亲任“副手”,我们孩子们算是“工兵”。一切行动听指挥,父亲让我们挽起裤腿,注意看着脚下别绊倒,还特别叮嘱千万不要踩进泥坑里,初春的昼夜温差大,那样会很冷。机子启动,浑黄的河水顺着龙沟循序渐进,我们几个孩子跳进龙沟跟水比速度,水刚到脚尖我们就赶紧后退,自娱自乐,乐在其中。等龙沟充满水,跑水的地方也开始出现,这段时间父亲成了最忙碌的人,塞麦秸秆,堵黏土加固,有时候看着龙沟起漩涡,找不到跑水的地方。紧急之下,父亲干脆下龙沟寻探,父亲站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脚踩踩着,踩踩那,直到找到跑水的点,招呼我们赶紧来填补。那一刻我彻头彻尾地明白了父亲的不容易。堵好了,父亲从冰冷的水里出来,腿不停地抖,脚也泡得发白,脚面凸起的血管格外显眼,这波操作也为后来父亲的静脉曲张埋下了祸根。母亲用盛麦秸秆的包袱给父亲擦干净腿上的水跟泥巴,这样可能暖和点。等一切正常,母亲开始在麦田撒化肥,父亲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冻得哆哆嗦嗦干脆在桥洞下升起一团火,此刻身暖心暖一起汇聚,父亲让我们先暖和着,他扛起铁锨继续巡检。父亲不是高个子,月光下他的背影却很伟岸。我们几个孩子看着父亲既心疼又感觉力不从心。

  母亲撒完肥料替下了父亲,父亲守着火堆沉默不语。此刻,夜是静寂的,静得只能听到河水的流动声。眼看着天明,父亲让母亲赶紧领着我们几个孩子回家,可不能耽误上学。这样一来,庄稼地成了父亲一个人的舞台,父亲唱着独角戏。倔强的哥哥非要留下,被父亲训斥一顿,踹了一脚,哥哥委屈地流下了泪水。这情形,我分不清是谁对谁错,可我的心被爱温暖着。

  我们躺在被窝暖和着身子,母亲开始烧火做饭。“啥时候不用浇地了,咱爹也不用这么遭罪。”哥哥说着叹了一口气。“这谁知道,有地可不能荒着,粮食下不来,我们吃饭都是问题。”我跟哥哥议论着。“你们好好读书,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母亲一句话让我们哑口无言。母亲给我们把热乎的饭烧好。又匆忙把饭给父亲送去。庄稼人吃住在田野是常有的事,你付出多少,庄稼就回报你多少。这一点明眼人看得比谁都清楚。那几年,我不敢说父亲管理的庄稼是最好的,起码排在前几位。他们管理庄稼的那套技术跟现在相比虽然落后,但是他们勤快。“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等把我们那一片地浇完,父亲还会顺带把邻居秋生奶奶那几分地一起浇了,老人无儿无女,几分地还不舍得丢下,前几年秋生大爷身体硬朗担水浇浇,后来几年身体出现问题,靠天吃饭,收入也是稀松。“机子一停,扒开口子,光龙沟这点水就能给秋生婶浇完。”父亲跟母亲说。秋生奶奶多次给送来浇地用的油钱,都被父亲推手拒绝。虽为小事,父亲用行动影响着我们几个孩子。

  地浇完了,往往还会有意外的收获。黄河水不光浇灌了庄稼,也随之丰富了庄稼人的餐桌。我喜欢跟父亲收拾水泵,这样可以逮鱼。水面下降,活蹦乱跳的黄河鲤鱼,灰脊白肚的鲫鱼,手巴宽的白条一起显现,我跟父亲一人拎一水桶,逮个痛快。“劝君莫食三月鲫, 万千鱼籽在腹中。”父亲还特别叮嘱我看着点,看着肚子大的鱼,放生。虽然心不情愿,但父亲说的话那就是一道“圣旨”。回到家,母亲把成桶的杂鱼分成多份,给街坊四邻送去。当然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醋溜小鲫鱼”“干炸小白条”“酱香鲤鱼”,还有烙的小鱼饼。食材简单,却是人间美味。

  有一年,黄河水被调度过来,由于放置水泵的位置非常有限,外加龙沟承载水流量有限,眼看着咆哮而来的河水汇入徒骇河,实属可惜。父亲看在眼里那叫一个心。眼前田里的庄稼浇不上,又看着黄河水白白流走,必须想法对河道的水进行拦截。想法很好,可用什么进行拦截?这可难坏了父亲一伙人。这一季先接就浇完,等大家都把庄稼浇完,再开始研究这个事。

  庄稼都浇完了,河道也见了底。父亲把小队几个管事人员叫在一起商量对策。有人说建隔离带,可以暂时阻断,水大了还是起不到作用;有人说还是从长远考虑建个水闸,可眼下缺衣少食,费用太高。这可愁坏了父亲他们。那几天,父亲吃完晚饭,就找小队的队员谈心,听取大家伙的意见。在两个方案中选出大家满意的。经过多日的走访,大多数队员还是建议修水闸。目标定了,父亲一伙开始分工张罗,筹集资金是其一,招呼劳力是其二。兴修水利,利国利民。买石头,购水泥,能用人力的绝不花钱使用机械。为了准备工具,父亲在家里办起了铁匠铺,叮叮当当数月,为了筹备最后的资金,父亲瞒着母亲牵着两只有孕的山羊低价卖掉,母亲为此还埋怨父亲。父亲又能说啥,那可是秋后准备卖掉买农资的唯一资产。那几天母亲不跟父亲说话,父亲让我们几个孩子多跟母亲谈谈心。人心齐,泰山移。水闸建好了,父亲却病倒了。完工那天,村主任还特意从镇上请来了照相的师傅,可父亲没有出现在照片中。我多次问父亲遗憾不遗憾,父亲说相片里有他没他都一样,只要队员们心里有他就很满足。有了水闸,再浇地,人能沉住气,庄稼也能喝个饱。现在水闸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在,勤劳质朴的父母也在,就连那座水闸,石桥依然在,我能清楚地找到当年桥下生火的地方,也能准确地找出龙沟的地基,当然还能轻松打开封存在脑海里的记忆,解封出那一段段历久弥新的往事。土地流转已有几年,可父亲一有时间就会到庄稼地转转,看看这,瞧瞧那,出去就是一头午,光我就叫了他多次了。

  “宁恋故乡一捧土,莫贪他乡万两金。”这句话早已植入父辈人的骨子里,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我们根本没法体会。他们对土地的挚爱,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说苦难中开出的花更香,结出的果子更甜,这一点也不虚假。他们作为故事的主角,把酸甜苦辣咸揉捏在生活里,让生活有了色彩,让日子有了奔头。同时,也为我们铺平了成长之路。

  有些时候我不想打扰父亲,我想让他在庄稼地多待一会,蓝天白云下的田野里有他割舍不下的爱,当然还埋藏着他大半生讲不完的故事。

  作者简介:高延新,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知名微刊《作家》《渤海文学》《东营微文化》《赣韵文学》,发表报刊《渤海》《家庭百事通》《平型关》《东方散文》《中国城市报》《山东商报》《滨州日报》《泰州晚报》《济南日报》《鲁北晚报》《乌兰察布日报》《惠民大众》《无棣大众报》《今日博兴》等,多篇作品发表《学习强国》《山东宣传》《山东政事》征文。

编辑:王仪
 
 
更多滨州头条
山东省政协人资环委工作座谈会在滨召开
05-12李春田率队赴江浙沪招商考察
05-13第七届家长大会来袭​!​滨州市新闻传...
05-12第七届家长大会,俞敏洪、卢勤等大咖将...
04-25【聚焦“三好”滨州·好品滨州】山东博远...
05-13《委员关注》让群众感到离政协很近委员...
05-12滨州市人大常委会聘任监察司法咨询专家
05-11用爱与付出收获感动!护士节,走进滨医...
更多滨州发布
山东邹平:春到范公小学
05-08邹平市西董街道:传承酸浆豆腐制作技艺
05-08邹平市韩店镇:紫荆花开 美不胜收
05-08畅游书海 乐享阅读
05-08大棚西瓜育苗忙 抢抓农时不负春
05-08沾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05-08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05-08中心+基地 遍地“志愿红”
更多滨州政务
滨州市工信局举行干部荣誉退休仪式
05-13《委员关注》让群众感到离政协很近委员...
05-13法国青少年中国书法绘画交流活成功举办
05-13行知齐鲁——法国青年山东游学团到访滨...
05-13第七届家长大会来袭​!​滨州市新闻传...
05-13滨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开展军事拓展暨...
05-13滨州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举行干部...
05-13滨州市“巾帼普法乡村行”暨妇联“法律...
 
 
关于滨州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法律声明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滨州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鲁新网备案号:201554303
鲁ICP备09072207号-3/违法不信息举报中心/滨州网警/ 报警/ 网安备 371602020042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38/ 视觉设计 滨州网设计工作室
滨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43-3163568 举报邮箱: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