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1970年周总理称赞杨柳雪是“棉区的一面红旗”

发布时间:2019-08-05 07:30:38   42772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编者按:7月7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将持续到国庆节。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往事钩沉(一)

1970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了滨县出席全国棉花生产会议的代表,称赞滨县杨柳雪大队是“棉区的一面红旗”,并对参会的山东代表说——

“都像杨柳雪这样,山东就翻身了”

1964年,党中央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中共惠民地委决定把农业学大寨的重点放在农田基本建设和加强水利建设上。

农田基本建设就是发动群众开垦荒地,修筑台田、条田,平整土地,建造畦田。为此,各生产大队分别成立专业队,集中劳力,坚持常年不停,使农业学大寨运动结出累累硕果。截至1965年12月,惠民专区农田样板田达到140万亩。为树立典型,中共惠民地委于1965年12月作出向全区“八面红旗”学习的决定。这八面红旗是:广饶县油郭大队,垦利县麻湾公社,沾化县李雅庄大队、单家大队、南徐大队,无棣县如意大队,滨县杨柳雪大队,桓台县小庞大队。

杨柳雪大队党支部书记杨秉义,在向附近社队的干部,介绍棉花生产的经验(杨柳雪镇提供)

中央派的舒代新、马杰三称赞:“别处金秋,这里银秋。杨柳雪真是覆盖了一层雪。”

“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后,杨柳雪村人挖沟渠、整平土地,用黄河水来改荒治碱,并在改良的土地上开始棉花粮食套种,采用了深沟大台田、粮棉套种和多施有机肥的办法提高棉花、粮食的产量,连续七年夺得了粮棉双丰收。

“文革”开始后,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周恩来总理心急如焚,努力寻找粮棉双高产的先进典型,宣传推动全国农业发展。

1969年夏,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杨得志向中央汇报农业方面的工作时,曾提到蓬莱县聂家大队和沾化县李雅庄大队比较突出。秋季,中央派舒代新、马杰三到李雅庄了解情况。其间,两人提出到滨县找个好单位看看。当时的滨县革委会核心小组介绍了单寺公社小赵家和尚店公社林家坊的大概情况,但他们认为这样的单位在全国很多,此时,滨县负责人提到了杨集公社杨柳雪大队。

一到杨柳雪村,看着满地一人多高的棉株挂满了雪白的棉花,舒、马二人感慨地说:“别处金秋,这里银秋。杨柳雪真是覆盖了一层雪。”两人听取了大队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后,又到田间地头找村民进行了调查,按照供销社收购棉花的发票核实了杨柳雪的棉花产量和大队七年来的账目后,赶回北京进行汇报。1970年,国务院通知山东省委将杨柳雪的典型材料上报。

周总理称赞滨县杨柳雪大队是棉区的一面红旗 (杨柳雪镇提供)

周总理说:“杨柳雪这个典型抓对了。都像杨柳雪这样,山东就翻身了。”

1970年1月,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滨县杨柳雪大队连续4年粮食单产超过500公斤,棉花单产超过50公斤,由靠吃国家统销粮一跃而成为向国家贡献商品粮大队的典型材料报送到周恩来总理手中时,周总理称赞杨柳雪大队是粮棉双丰收,超过农业发展纲要的典型。

2月13日下午,周总理和李先念、纪登奎、余秋里等中央领导在接见参加全国棉花生产会议的全体人员时,周总理分别向杨柳雪大队的革委会主任杨秉利以及山东代表团的彭嘉珠、杨维屏、缪光华等人询问了杨柳雪大队的情况,要求全国棉区向杨柳雪大队学习。

杨柳雪大队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

2月14日,《人民日报》以“棉区的一面红旗”为题报道了杨柳雪大队的事迹。是日,周总理对参会的山东代表作出如下指示:“杨柳雪这个典型抓对了。都像杨柳雪这样,山东就翻身了。杨柳雪的经验过去宣传了没有?不要嫌这个队小,就轻视,是棉区的一面红旗么。”

全国棉花生产会议结束后,中共惠民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于1970年2月23日发出《关于开展向杨柳雪大队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区要联系思想、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杨柳雪大队盐碱窝里创高产的经验,争取粮棉双跨《纲要》,打好农业翻身仗。紧接着,中共山东省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于2月27日向全省发出了《关于开展向杨柳雪大队学习活动的通知》。此后,《大众日报》对杨柳雪大队的事迹进行了多次跟踪报道,全省和全国各地到杨柳雪参观学习络绎不绝,使杨柳雪大队粮棉取得双高产的经验在全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阿尔巴尼亚客人在棉田参观(杨柳雪镇提供)

杨柳雪干部欢迎 阿尔巴尼亚农业代表团来访

杨柳雪村民与阿尔巴尼亚朋友合影留念

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杨柳雪的发展一直很关心,在1971年至1974年连续4次召开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中央领导都曾询问杨柳雪的情况。1972年8月,国务院还派工作组到杨柳雪大队,针对粮棉生产一度下降的问题进行过调查。在1974年初召开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当周总理在会议材料中看到杨柳雪大队的棉花单产又达70公斤,粮食单产700公斤时,高兴地说:“杨柳雪上来了。”杨柳雪人民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和赞扬,从1965年至1974年10年来,杨柳雪大队棉花平均亩产130斤,每人每年向国家贡献160斤;粮食连续8年亩产均在千斤以上,在每人只有四分半(0.45亩)粮田的情况下,不仅不吃国家商品粮,而且向国家贡献粮食180500斤。

杨柳雪这个农业典型的树立,对全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大的推动作用。

撰稿:张文 闫少青 顾超峰

往事钩沉(二)

1970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国掀起一阵‘大学后撤’的热潮。这年10月,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

从“青医”到“滨医”的演进历程

提起滨州医学院,在老一辈的“北镇人”口中,似乎更习惯叫“青医”。但这个名称在如今滨州的“90后”、“00后”听来,已经是完全陌生了。

作为滨州医学院的前身,青岛医学院于上个世纪70年代整体搬迁到惠民地区的北镇,开启了异地办学之路。后来,医学院部分搬迁回青岛,因此青岛医学院一分为二,成为新的青岛医学院和滨州医学院,学校也先后改称“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滨州医学院”。

30多年过去,“青医”带着古典范儿的青檐校门矗立依旧,如同一位老者见证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学生校门口合影(资料片)

青岛医学院搬迁的最初地址是临沂莒南,经过考察,那里的条件过于简陋,后来选在了北镇

冯义生教授1952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任该校及青岛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助教,于1986年升任正教授。在经历了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岛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发展历程后,直至70岁才离开工作岗位。可以说,他是“青医”在滨州建校、办学、东迁烟台整个历史的见证者。

1956年,青医独立建院庆祝大会

“1946年抗日战争刚胜利不久,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扩建有文、理、农、工、医五个学院。那时我是第一批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后毕业,并留校任教了。那时山东大学医学院第一批学生只有40人。”冯义生说。而在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为青岛医学院。

又过了十年,从文革开始,青岛医学院便停止招生,一直到迁址北镇办学。“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国掀起一阵‘大学后撤’的热潮——大学纷纷到偏僻地区安插一个点组织学习。”冯医生回忆说,“当时青岛医学院搬迁的地址最初是选在临沂莒南,但经过考察,那里的条件设施过于简陋,并不具备建立大学的条件。所以后来又将学校的搬迁地址选在了北镇。”1970年10月,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北镇。冯义生告诉记者:“当时还是半夜接到的命令,就连夜组织老师,雇了几辆汽车将学校的一些仪器设备装车运送到北镇。”

北镇的青岛医学院教职员工

青岛医学院搬到北镇后,北镇将当时的农校和党校作为医学院的办学地点。就当时而言,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教学设备更是奇缺,甚至没有新的教科书。“教师用的是自己编写的讲义。因为刚搬迁过来什么都很缺,连印讲义的纸张都不够。”冯义生说,在那时,学校分派冯义生兼职刻印教材,另有一位老教师和一位图书馆老职员帮助刻写。人力不足,面临上课日期紧迫之际,刻写不完,冯义生只能晚上通宵加班赶制,甚至自己跑到当地的卫生学校联系,借用材料,满足上课需求。

1973年上解剖学时,油印的讲义里,有大量复杂的插图是一般人无法刻画的。因为学过解剖学,再加上上学时在绘画方面下过功夫,所以当时许多讲义的人体解剖图解是由他担纲在钢板上刻画出来的。后来,有部分图片也被青岛、潍坊医学院借用在他们的讲义教材里。

青岛医学院。

学生曾因条件简陋偷返青岛,“促成”北镇分院建成

回忆起学校刚刚迁至北镇的情景,滨州医学院原副院长李文充满感慨。“当年冬天,隆冬季节学生宿舍完全冰冷,没有炉火。教室、办公室都要靠自己拉煤、劈柴、生火。而且农村房子没有烟道,烟囱揭瓦或破窗而出,室内常浓烟缭绕。”李文说。而且除此之外,图书馆图书不足,解剖图谱十几人传递共用;水电不足,实验室各放大缸一口,雇人挑水使用;炊事人员不够,学生、教工要轮换帮厨,帮忙择菜洗菜,保证按时开饭。每周有劳动,全校师生拉大车刨土运土,填埋洼地,以便修建医院边的学生宿舍。

教学条件的简陋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而青岛医学院老校区比较齐全的教学设备却大部分闲置。“一些学生干部带头表示了不满,在1973年的一个夜里,他们租借了车辆,绝大多数学生在夜里偷偷搬回了青岛校区。”冯义生说。

冯义生还记得,当时学生偷偷搬走后,北镇校区青岛医学院的领导向山东省委革委会写了检查书,检讨没有看管好学生。而冯义生等教师按照指示,在只剩一小部分学生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教学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逃走事件影响逐渐淡化,青岛校区也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留在北镇的老师和几个学生也一同回了青岛校区。

学生全部回了青岛校区,然而学校领导却还在北镇校区。这样“尴尬”的局面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1974年,经山东省委革委会研究决定,最终命令青岛医学院分出三分之一的师资和设备办北镇分院。“当时,我便是这三分之一选派回北镇任教的一员,这次回到北镇,学校便改称为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和青岛医学院总校区是从属关系。”冯义生说。

1981年北镇分院与青岛医学院脱离从属关系,1983年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1977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让尘封10年的高考恢复,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也于当年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五年制本科生,共308人。“这时没有工农兵学生了,教学工作也趋向正常状态。以前有些工农兵学员仅仅读过一年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那时每次的考试也是很不正规,常常应付了事。”冯义生回忆到。

在这样渐趋正规完善的教学状态下,1981年9月,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正式独立改称北镇医学院,和青岛医学院脱离从属关系。“后来随着滨州行政区划的演变,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当时大家敲着鼓,打着锣,还在学校门口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庆祝仪式。”在冯义生的记忆里,当时大家异常兴奋。

如今,滨州医学院也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2001年7月,滨州医学院在烟台市建立新校区,并于2002年9月投入使用;2006年12月,滨州医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滨州、烟台两个校区,滨州医学院的本科部基本都在烟台,滨州部分主要是附属医院和专科、成教以及见习点。学校现设有11个院(系),有26个本科专业(方向)和2个专科专业,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撰稿:葛肇敏 徐彬 孙玉萍

责任编辑:杨孟子

网友评论

秋叶书签 2019-08-06

小王 2019-08-05

老刘 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