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着门缝看历史】(130)“姑娘局长”钱正英骑着白马来治黄

发布时间:2020-12-09 10:37:57   705589 作者:侯玉杰 程光恕 刘策源

  在渤海革命老区,渤海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钱正英是个穆桂英式的传奇人物。民间传说,她一身戎装,骑着白马、挎着手枪、头戴军帽、打着裹腿,一溜烟尘,驰骋在黄河大堤上。更神奇的是,她担任副局长时,才二十多岁,尚未结婚,老百姓的土话就是“还没做媳妇”,是有名的姑娘局长。

民间不知道的是,钱正英是山东河务局的党委书记,响当当的“一把手”。她工作雷厉风行,有“紧三鞭”的美誉,即踩马镫、飞身上马,就是三鞭子,未等另一只脚踩入马镫,白马已经飞奔而出。


(前排中为钱正英)


修筑黄河大坝、堵复险工、打夯下水等,黄河上的一切差事都是重体力、特危险的工种,都是男人们的天地,按照封建时代的规矩,是不允许女人到场的。可是,就在这一群大老爷们袒胸露背,甚至是赤身裸体的工作环境里,钱正英用她的胆识、智慧、能力,征服了所有人。

 

穿着草鞋带头推抛锚汽车,感谢村民帮忙挨个握手致谢

 

1949年秋汛时节,8月16日大约下午4点,一辆帆布篷美式吉普车沿着北岸黄河大坝向下游疾驰而来。省河务局副局长钱正英带着几位科长沿河检查防汛工作来了。

大堤上坑坑洼洼,雨水坑一个又一个,汽车左右摇晃,颠簸得很厉害。在滨县张肖堂险工上首,遇到一个深水坑,汽车抛锚了。

钱正英第一个下车,招呼着几位科长一起推车。钱正英身穿黄军装,戴军帽,齐肩短发,腰扎武装带,脚上穿着一双草鞋,显得特别干练。当地老百姓多数打赤脚,少数穿自己家做的布鞋,草鞋在北方不多见,因此,人们记忆特别深刻。几个人使劲推,只是汽车陷得太深,大坝上的土黏滑,汽车轱辘光打转,甩出的泥巴打了钱正英等人满身,连头上、脸上都沾满泥点子。费了半天劲,汽车仍然只是在原地打转。

张肖堂这里是个渡口,人来人往的,堤下就是马张村,村里有人在大堤上开小饭馆。小饭馆的主人叫张银和,他看到几个干部、军人模样的人把汽车陷在坑里,就主动跑回村里喊来了几个青壮年,大家七手八脚,一二一,几声口号喊起,前拉后推,很快就把汽车弄出来了。

钱正英和每一个推汽车的群众握手,连连道谢。推汽车的百姓都是大老爷们,看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同志,而且是穿军装的女干部来跟自己握手,大家当然都有些局促。

也不知道是哪个人认识钱正英,小声地在嗓子眼里叫了声“钱局长”。刚刚还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极了,连自己喘气的声音都听得见。一会儿,人们一下子回过味来,大家大眼瞪小眼,傻乎乎地看着钱正英。有人背后小声小气地说:“这么年轻就当局长了,还是女同志,真了不起!”

还有人说:“八路就是厉害!今后我们不能再说土八路了,听说钱局长是大学生呢!”

“哎呀,我的天,这么厉害啊!”

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钱正英等人挥手告别大家,直奔滨县治河办事处。

 

追问防汛备战情况,把当地干部问得直流汗珠子倒逼全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钱正英等人到达滨县治河办事处时,天已经黑了,机关已经吃过晚饭了。钱正英等人又累又饿,值班的办事处秘书让伙房素炒了一盘白菜,又下了一大盆面条,钱正英等人简单吃了点面条,也不休息,立即召集会议。


(抢修黄河渡口,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加会议的有滨县副县长崔奎双、滨县治河办事处副主任杜更生和办事处工务股股长傅兰亭等四五个人,再加上省局的几位科长们。

会议一开始,钱正英就让崔副县长汇报河势和工情、险情、如何抢护,以及防汛料物储备情况特别是秸秆物料、木桩、绳子储备等问题。平时能说会道、滔滔不绝,对县情自认为非常熟悉的崔副县长说话开始结巴了,前言不搭后语。钱正英再追问河工的其他事情,崔副县长答不上来,直流汗珠子。他借口方便就溜出会议室,赶快找人,让人通知供给股长、财务股长等快来救场。他害怕钱正英再追问粮食数据、财务数据。

会议室里,钱正英看到副县长出去了,立即让滨县治河办事处副主任杜更生汇报全县群众防汛队伍上防情况和后备力量安排情况。因为对地方业务范围的工作不了解,杜更生、傅兰亭回答不上来,弄得很狼狈,急得满头是汗。钱正英又追问了几件事,杜更生也没有回答上来,更是难堪至极。

钱正英对两位一线干部的批评毫不留情。但在批评的过程中,钱正英举一反三,让人心服口服。她举例说:“司令员、政委带领部队上前线,如果司令员牺牲了,难道政委就不能指挥打仗了吗?”钱正英特别嘱咐说:“你们是在防汛工作前沿阵地上的领导干部,都要独当一面,一定要熟悉全面情况,随时掌握汛情、工情、险情的变化,以及上防队伍的部署和安排,做到严阵以待,万无一失。”

钱正英讲话干脆利落,数据全面准确,举例恰如其分,分析问题有理有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让地方干部汇报黄河业务,让黄河系统干部汇报后方准备情况,是对干部的最大关怀和爱护,目的是让一线干部熟悉工作,掌握情况,全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指挥抢险部队利用“冰上凿眼爆破防凌法”炸冰,她在关键时刻常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钱正英虽然是女同志又很年轻,但在防凌防洪的关键时刻,每每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1948年春节开河期间,她住在滨县山柳杜村,为了防凌,她一连七昼夜坐镇利津,亲自到冰窟中查看险情,指挥抢险部队利用“冰上凿眼爆破防凌法”炸冰,直到下游开河,冰凌安全入海。

1948年春,渤海行署发出黄河春修的指示,由钱正英协助行署制订了春修计划。她坐镇蒲台城,一方面动员群众献石献砖,一方面日夜奔波在春修工地上。钱正英亲自主持了蒲台县重点工程麻湾险工的修治,她与工程科长、工程队长和老河工一起,带领蒲台、无棣、广饶三县一万余人的治河队伍顺利完成了任务。7月11日,山东黄河河务局在山柳杜村召开春修总结会议,钱正英作了工作总结报告。


(如今的黄河沿岸已成为一条粮丰林茂的生态经济带)


扒着门缝看历史。渤海区有许多传奇,钱正英只是渤海区的传奇之一。写作这篇稿子时,我的眼前一直有英姿飒爽的钱正英骑马飞驰在黄河大坝上的影像。一骑绝尘,谁敢横刀立马?年轻的姑娘钱正英!

钱正英为什么能?我的眼前有钱正英裹着军大衣穿梭在黄河冰凌里的画面;有钱正英站在麻湾黄河险工,指挥千军万马的画面;有钱正英在黄河安澜祝捷大会上热情洋溢讲话的画面;有钱正英在高级干部会议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的画面;更有钱正英在一盏豆油灯下读书的画面。

扒着门缝看历史。五十五岁虚度,三十三年苍生。白头少年旧梦,捡点黄页英雄。我在地方史志研究的舞台上已经满三十三年了,由青丝到白头,痴长年龄不出成绩。愧对渤海区的传奇钱正英、许世友、刘梅村、刘竹溪等英雄,更愧对千千万万的普通战士、群众。我当努力。

扒着门缝看历史。该文是在滨州黄河河务局程光恕、刘策源的文章基础上整理的,感谢无数的有心人。照片是刘策源同志提供的,深表感谢。该文是为黄河故事征文而写的,希望更多的滨州读者看到并传播,也是对革命先辈的纪念和褒扬。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