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滨州首批环球一周参加一战华工,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发布时间:2017-09-03 20:09:33   31601


编者按:关于华工“以工代战”参与一战的话题,因为其中牵涉很多滨州籍华工,故滨州文史学者及爱好者颇多关注。本网站曾于今年6月26日在“史海钩沉”栏目刊发过一篇邢恩和先生的文章《一战期间有多少滨州籍华工魂断欧罗巴》,今天在“扒着门缝看历史”栏目再发一篇侯玉杰先生文章。文章内容难免有“打架”之处,不过这也正是历史研究该有的一种状态,大家越是互相辩论,才越是能更接近史实。在此,也欢迎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进来,让我们把这一问题的讨论研究引向深入。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应英国、法国等协约国要求,议定“以工代兵”,提供10万以上劳工。协约国根据对中国的了解,决定招募劳工主要在山东进行,在青岛设劳工总处,在坊子、张店、威海、济南设四个办事处。


(华工集结准备出发,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协约国开出的条件是:男性,年龄在20—30岁,体检合格,个人自愿,家庭同意。生活待遇是:华工签约后,国内每月发给家属10元银元,华工在国外每月领取工资10元银元,衣食由雇佣国负责,待遇与士兵相同,服务期限暂定3年。如有因病、因伤死亡,按规定给予抚恤金。

协约国开出的这种条件,是国人难以想象的优厚。因此,百姓争相报名,经过体检合格,即签订雇佣合同。华工出发基本情况是以县为单位集合后,到青岛登船,先到日本,再越太平洋,到达美国或者加拿大,然后渡过大西洋,登陆法国,再输送到前线各地。至1920年初,华工基本安全返回。


(华工在清洗坦克)


滨州境内典型村如沾化县流钟口有4人,均安全返回。滨县杜家村有杜以春、杜宪彪两人,亦均安全返回。根据不完整资料,境内在国外去世的劳工总数为78人,其中沾化县10人,无棣县4人,齐东县4人,博兴县11人,蒲台县11人,阳信县3人,滨县11人,惠民县6人,邹平县3人,长山县15人。由此推断,境内出国华工超过5000人。除个别在路上因病去世和在比利时去世外,绝大多数在法国去世。回家的路途也不同,有的从苏伊士运河过马六甲海峡回国,也有的从华沙、莫斯科、哈尔滨、北京回乡


(华工在搬运物资)


首次外派华工,搅动了整个境内社会,在接受外国传教士的基础上,乡村百姓迈出国门到达西欧诸国,环绕地球一周,接触了大千世界,带回了许多新知识和对世界的新观念,他们向村民宣扬欧洲的高楼大厦、电灯电话、牛奶面包等,唤醒和提高了人们的开放意识。

 

 侯玉杰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这是一个世事难以预料、峰回路转的礼拜。中国、印度边境的军事对峙,化干戈为玉帛;美国、俄罗斯的外交风波,日趋激烈;中共中央宣布,十九大将于10月18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中国自己建造的首艘航母好消息不断,4万吨的航母“奶妈”呼伦湖舰交付海军;金砖会议今天在厦门开幕,全世界的眼光聚焦中国;就在我写文章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金砖国家工商峰会上讲着话。今天是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九三学社成立纪念日。一边研究着现实,一边坐在办公室里读着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文章。

扒着门缝看历史。说首批到欧洲“以工代兵”的华工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是因为协约国开出了许多的限制条件。前些年,我到寿光县牛头镇村采访,得到的信息是,寿光百姓争相到坊子报名,经过体检,全县有3000多人合格并签订雇佣合同。其中,牛头镇村有80人,除一人病死在路上外,其他全部安全返回。

扒着门缝看历史。协约国招募的到欧洲“以工代兵”的华工待遇是非常优厚的,比在国内扛长工、打短工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原籍阳信县冯家店村的原省顾委委员冯乐进在其回忆录《百年记事》中记载,1917年正月十五后,他上小学,学费、杂费、文具费,“一共花了四吊钱,折合两元。按当时的物价,相当于一头小驴钱,也相当于一个长工的半年工资”。仔细算来,不禁让人大吃一惊。国内的华工家属每月领取10元,华工自己在国外又领取10元,天哪!一月20元,相当于5个长工一年的工资。





网友评论